走近中藥,茯苓被古代中醫稱為“全身是寶”,這幾點常識要了解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1-11-11 14:11 回復:0 關注量:109

茯苓,是一味很常用的中藥。在《神農本草經》里,茯苓被列為“上品”,認為“久服能輕身延年,辟谷成仙”。


從《神農本草經》對茯苓的介紹看來,剔除“成仙”這樣夸張的部分,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一個明確的答案,那就是茯苓在養生方面是有很廣的用途的。



現代科學認為,茯苓其實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可入藥的部分可以分為白茯苓、赤茯苓、茯神、茯神木及茯苓皮。


可以說,從它附著寄生的木頭開始,直到包裹它的外皮,都可以入藥。所以,古代中醫形容茯苓為“一身都是寶”。


對我們現代人來說,茯苓就是一味健脾益氣的中藥,它性味甘淡而平,主要能入心脾肺腎四經,但更常被歸納為淡滲利濕之品。



既然被稱為“全身是寶”,我們就有必要全方位來細察茯苓,如下五個方面的知識要了解:


1、 茯苓皮:


茯苓菌核最外層的粗皮,叫做茯苓皮。它味甘淡而性平,主要就是能利水消腫。李時珍形容它“茯苓皮行水而不耗氣,勝似大腹皮”。


可以說,茯苓皮主要就是能利水消腫,健脾益氣、養心安神的效用已經微乎其微了。



2、白茯苓:


茯苓在加工時,主要就是將菌核內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者小塊,這就是最常用的白茯苓。它味甘淡而性平,也能入心、 脾、肺、腎經。


白茯苓的功用,主要有健脾安神、利水滲濕兩個方面。歷代中醫常將其用于小便不利、水腫及痰飲等水濕、脾虛諸證。


《本草綱目》對茯苓的介紹是:“逐水緩脾, 生津導氣, 平火止泄,除虛熱,開腠理。瀉膀胱, 益脾胃,治腎積奔豚”。



一般來說,如果只寫茯苓,慣例就是默認指的白茯苓。


3、赤茯苓:


有的人可能會認為,赤茯苓和白茯苓是兩種不同的茯苓。其實,兩者本來就是一體的,在外層粗皮下的一層菌核,外觀為赤色,這就是“赤茯苓”。赤茯苓之下,顏色漸漸變白,也就是白茯苓。


赤茯苓的性味也是甘平,也能入心、脾、胃、肺、腎四經。相對于白茯苓來說,赤茯苓長于寧心安神、利竅行水、清利濕熱,尤其擅長于瀉心、小腸、膀胱之濕熱。


古代中醫對赤茯苓的運用,常見的有小便短赤、淋漓不暢、瀉痢,以及心煩不寧諸證。



陶弘景曾有一句話區分赤茯苓和白茯苓:“茯苓,白色者補,赤色者利”。也就是說,白茯苓更偏于健脾益氣,而赤茯苓更偏于利水滲濕。


4、茯神:


由于茯苓是附著、并圍繞松樹根而生長的真菌菌核。所以,帶有松根的白茯苓,切成方形薄片,就稱為茯神,別名“抱木”,這個別名就非常形象了。


“茯神”這個名字首見于《名醫別錄》, 書中對它的描述是:(茯神)甘淡,性平,入心、脾經。功能寧心、安神、利水。治心虛驚悸、健忘、失眠、驚癇、小便不利。



《本草經疏》是這樣介紹茯神的:茯神抱木心而生,以此別于茯苓。


由此可見,茯神味平,其性味和茯苓是基本相同的,但在歸經上略有差異,茯苓擅長于入脾腎二經,茯神擅長于入心經。茯苓健脾強于茯神,茯神養心安神優于茯苓。


5、茯神木:


茯神木,顧名思義,就是茯苓抱著生長的那根松樹根,說得比較專業點,就是茯苓菌核中間的松根。



茯神木性甘而味平,有平肝安神之功。歷代中醫常將其用于驚悸健忘、中風不語,腳氣、 轉筋。


《本草綱目》對茯神木的介紹:茯神木主治偏風,口面斜, 毒風,筋攣不語,心神驚掣, 虛而健忘,治腳氣痹痛, 諸筋牽縮。



最后再總結一下,如果只說茯苓,名義上應該就可以包括上述5個部分。但在實際運用中,中醫方劑里的“茯苓”,大多時候其實專指白茯苓。其余的茯苓皮、赤茯苓、茯神、茯神木,都需要特別注明。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