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類風關、痛風”的常用對藥介紹!
一、芙蓉葉配紫草,效專涼血活血散熱解毒。
芙蓉葉首載于《本草綱目》,其味微辛,氣平。
李時珍謂其“氣平而不寒不熱、味微辛而性滑涎黏,其治癰腫之功,殊有神效”,后人用于治療癰疽發背,乳癰惡瘡,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研末蜜調涂于腫處:初起者,即覺清涼,痛止腫消;已成者,即膿聚毒出;已穿者,即膿出易斂。
先生在古人經驗的基礎上,將芙蓉葉用于紅斑狼瘡、皮肌炎、干燥綜合征等皮損上,并且不拘泥于古人只將此藥外用,同時采用內服與外用并舉,從而達到內可清肺涼血,外則消腫生肌的療效。
紫草這味藥一直是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之要藥。
先生認為該藥氣味苦寒,色紫入血,用治臟腑之熱結兼療痘瘍、斑疹,皆取其涼血清熱之功效,該藥還有緩和的解熱作用,對于存在低熱的患者可謂一舉兩得。
芙蓉葉與紫草,前者長于退腫生肌,后者長于清熱涼血,互相配伍則相得益彰。
臨床上,先生常建議患者將250g芙蓉葉加水約1000ml煎汁后蒸臉20~30分鐘,每日1~2次,配合內服清熱解毒中藥,退斑消疹。
病案舉例:馬xx,女,50歲。
初診(2003年3月8日):患者有皮肌炎病史7年。
患者1996年在上海華山醫院因面部皮疹及鱗屑住院查CPK 21U/L,診為“皮肌炎”。長期在華山醫院及河北以嶺醫院予激素治療,多次在撤減激素時出現反復發作。
今年年初又復發,出現頭皮、后背彌漫性紅斑,瘙癢脫屑,四肢肌肉無力,夜寐夢多,耳鳴,午后遇熱面頰紅斑明顯。
舌紅苔薄中裂,花剝,脈弦細。證系血分有熱,肝腎不足,治予清熱涼血,稍加滋陰之品。
處方:生地20g,丹皮20g,赤芍30g,水牛角(先)15g,芙蓉葉15g,紫草15g,紫花地丁30g,白鮮皮15g,生黃芪20g,雞血藤30g,玉竹15g,木瓜15g,清甘草6g。
另予芙蓉葉250g加水約1000ml煎汁后蒸臉20~30分鐘,每日1~2次。
二診(2003年4月12日):藥后精神好轉,皮損較前減輕,胃納馨,二便調。原方加苦參片12g,白芍15g。繼進14帖后紅斑消退。撤減激素過程中未再復發。
二、生升麻配山藥,奏解毒化濕健脾生肌之功。
升麻是臨床常用的藥物,味甘性平。升麻生用可解百毒,辟溫疫,消斑疹,行瘀血,張元素曾言:“脾痹非升麻不能除。”
《本草匯言》曰:“此升解之藥,風可散,寒可驅,熱可清,皰疹可解,下陷可挙,內伏可托,諸毒可拔。”
先生認為升麻體輕,氣淡,空松透徹,輕清上升,上能散巔頂頭面之風邪;中能通脾胃郁遏之滯氣;下可舉脾虛下陷之清陽。
大劑量生用可以祛逐皮膚之風寒,解散陽明之經熱,疏表清胃,透泄解毒。
山藥乃補中健脾之要藥,味甘性平。李時珍總結其功效為“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
山藥甘能補脾,甘溫能益血。脾統血而主肌肉,故山藥能補中益氣,充養四肢肌肉。山藥又有潤肺調肺之妙,肺主皮毛,則山藥又可滋潤皮毛。
生升麻與山藥相伍,既可透泄解毒,又能健脾益氣,一疏一補,相得益彰,用于皮肌炎,契合該病病因。
中醫認為皮肌炎屬中醫“脾痹”范疇,早期可見肌肉疼痛等熱毒蘊結之象,后期出現全身乏力、肌肉痿軟等肺脾腎虛損之象。
熱毒蘊于肌膚,郁阻成瘀,故肌膚疼痛;脾虛不能充養肌肉,肺虛不能朝百脈而主皮毛,故肌肉痿軟,全身乏力。
治療則遵循健脾益氣、解毒化濕的原則。以生黃芪、生白術、太子參、白芍、茯苓等健脾益氣;防風己、野木瓜、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等解毒化濕。
臨證必用生升麻、山藥這組藥對以加強解毒化濕,健脾生肌之功。
病案舉例:周xx,男,36歲。
初診(1998年4月17日):患者1997年12月出現雙肩酸痛伴背部酸痛無力,低熱37.6~38.0℃約7周,上海中山醫院查肌電圖示:“肌源性改變”。在閔行人民醫院行肌活檢示:“肌炎性改變”。現服強的松15mg/d。
體檢:兩側股四頭肌、臀大肌、腓腸肌壓痛(++),三角肌、斜方肌壓痛(++),肌力:雙上肢IV級,雙下肢IV級。
刻診:患者肌肉酸痛,全身無力,舌紅苔微黃膩,脈小滑。濕熱內蘊,脾氣虧虛。治宜清熱化濕,健脾益氣。
處方:生黃芪30g,生白術10g,生薏苡仁15g,生升麻15g,山藥30g,蓯蓉15g,當歸15g,陳皮9g,半夏9g,防風己(各)12g,羌獨活(各)12g,蜂房12g,延胡索30g,土茯苓30g,白花蛇舌草30g。
二診(1998年5月2日):藥后肌肉酸痛基本消失,全身仍感無力。藥已對證,原方再進。
三診(1998年5月15日):藥后肌力已經恢復至V級,抬物及上下樓梯完全沒有困難。舌淡紅,苔薄質胖,脈細。濕熱漸清,加大培補元氣之力。
處方:生黃芪30g,生白術10g,生薏苡仁15g,生升麻15g,山藥30g,蓯蓉15g,當歸15g,白芷9g,白芍30g,雞血藤30g,枸杞子12g,制首烏15g,羌獨活(各)12g,白花蛇舌草30g。
上方加減1個月后,精神大好,工作照常不覺疲勞,門診隨訪兩年未再復發。
三、伸筋草配尋骨風,有祛濕退腫通絡定痛之妙。
伸筋草又名石松、過山龍,首見于《本草拾遺》。苦辛,溫,無毒。具祛風散寒,除濕消腫,舒筋活血之功效。
《本草拾遺》謂其主治“久患風痹,腳膝疼冷,皮膚不仁,氣力衰弱”。古人認為該藥可以“下氣,消胸中痞滿橫格之氣,推胃中隔宿之食,去年久腹中之堅積,消水腫”。
先生認為其性走而不守,祛濕退腫力強,且無苦寒敗胃之弊,近年來有報道認為伸筋草有利尿、促進尿酸排泄的作用。
尋骨風,又名貓耳朵,苦平,歸肝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止腫痛的功效,用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拘攣、關節屈伸不利。
先生臨床喜將二味相伍,治療類風濕和風濕性關節炎及其他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引起的腫脹、疼痛。
伸筋草除濕退腫力強,而尋骨風搜風通絡、舒筋止痛效佳,兩者實有相須相使、相輔相成之妙。
病案舉例:黃xx,男,55歲。
初診(2003年5月10日):1997年出現右手食指及右足趾腫痛,半年后雙手、肩、肘、膝相繼出現對稱性疼痛。在上海市光華醫院查RF(+),確診為“類風關”。曾予MTX、青霉胺,后因胃痛難忍停用。
現靠服用扶他林止痛,雙肩及掌指關節僵痛明顯,局部微熱,掌指關節輕微變形。舌紅苔薄白,脈小弦。
此濕熱阻絡,筋脈痹阻之證,予清熱化濕,蠲痹通絡。
處方:生黃芪30g,羌獨活(各)12g,尋骨風15g,伸筋草15g,川芎15g,紅花10g,桂枝9g,牛膝15g,野木瓜30g,澤蘭瀉(各)30g,土茯苓30g,知柏(各)12g,烏梢蛇30g,延胡索50g。
二診(2003年5月24日):藥后腫痛漸消,僵硬改善,局部仍有屈伸不利。原方去川芎、紅花、桂枝,加忍冬藤30g,參三七6g,骨碎補15g,落得打15g,再服14帖。
三診(2003年6月7日):服藥后,諸癥明顯改善,紅腫消退,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血沉降至15mm/h。原方去忍冬藤、參三七,加雞血藤30g,片姜黃9g。
又服10帖后,囑其每周服藥兩三帖以鞏固療效。
四、土茯苓配山慈菇,祛濕熱、化頑痰、療痛風。
土茯苓,味甘性涼,無毒。《本草綱目》論其功效:“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瀉泄,解汞粉、銀朱毒。”
古人專治楊梅毒瘡(梅毒),能搜剔濕熱之蘊毒,深入百絡而止痛。
先生從中受到啟發,認為該藥利濕去熱,治療痛風急性發作期,具有理想的療效。
山慈菇是玉樞丹的君藥,甘微辛,氣寒。可治怪病,因怪病皆起于痰,山慈菇乃化頑痰之要藥,故多用治有形無形之痰。
現代藥理學研究山慈菇含秋水仙堿等多種生物堿及淀粉,進一步解釋了該藥用于痛風急性發作期有效的機理。
兩藥相伍,土茯苓長于化濕解毒,入絡止痛;山慈菇則擅于祛瘀化痰,快速緩解疼痛,與西藥相比副作用小得多。
臨床上先生以健脾化濕解毒為大法,白術、薏苡仁健脾;土茯苓、山慈菇、粉萆薢、澤蘭瀉等化濕解毒,伍以蠶砂、延胡索止痛。
病案舉例:馮xx,男,50歲。
初診(2003年4月10日):3周前右足大趾紅腫熱痛,后自行緩解。3月31日查血尿酸425umol/L。
刻下:右足第一跖趾關節處隱隱疼痛,紅腫,觸之微熱,納可,二便調,苔白膩,質胖,脈小滑。平日好食肥甘厚味,有高血脂病史。
此為熱毒內蘊,痰瘀互結兼有脾濕之象,治擬健脾化濕,解毒通絡。
處方:蒼白術(各)10g,生薏苡仁15g,知柏(各)10g,土茯苓30g,山慈菇15g,牛膝15g,粉萆薢30g,澤蘭瀉(各)15g,延胡索15g,蠶砂(包)30g。
二診(2003年4月18日):7帖中藥后,關節紅腫全消,疼痛緩解。時有腰酸,納可,二便調,苔微白膩,脈小滑。
原方去延胡索、知柏、蠶砂,加菟絲子20g,杜仲15g,伸筋草15g,川斷15g,木瓜15g。繼進7帖后癥狀全消。囑飲食清淡,注意休息,隨訪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