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朵拉動中藥大產業!燈盞花憑何成為香餑餑?

 
樓主   帖子創建時間:  2022-06-15 15:21 回復:0 關注量:40

近期,多地相繼出臺支持政策將中醫藥產業重新拉回大眾視野。在眾多中草藥中,燈盞花因為極具藥用價值,發展潛力巨大,其概念股亦頗受關注。一朵花何以自成一個產業?本文將詳細解碼。


  小花朵背后的大功效


  燈盞花,又名燈盞菊、細辛草,味苦、辛,性溫。具有散寒解表、祛風除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之功,常用于感冒頭痛、風濕疼痛、腦血管意外引起的癱瘓等,在民間利用歷史悠久,是彝、傣、苗族等傳統特色民族藥,是四大類心腦血管中藥之一。


  據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發布的《2017年度中國云南燈盞花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燈盞花是云南省的優勢道地藥材,云南燈盞花藥材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滇西和滇南。


  因為藥用價值極高,燈盞花在上世紀70年代便引起了國內學者的關注,曾收錄于1974版《云南省藥品標準》、《中國藥典》1977版一部,現記載于《中國藥典》2020版一部“藥材和飲片”中,與三七、天麻等同時被《云南省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列為重點發展的中藥品種。


  自國內進行燈盞花制劑的開發應用以來,以燈盞花為原料的中成藥分別應用在心腦血管、骨科、皮膚三大治療領域,其中在心腦血管領域應用最為顯著。“燈盞花的綜合特性與銀杏葉相似,有效成分清晰,藥理活性較強且單味藥材即可組方成藥,藥材成分安全性高,部分產品已具備高等級循證醫學證據。”有專家表示。


  強化研發打造高品質原料


  眾所周知,作為資源依賴性產業,藥材的種植是燈盞花產業發展的基礎。《報告》指出,燈盞花是云南省的優勢道地藥材,但野生資源已經枯竭,云南人工種植燈盞花產量占全國的95%以上,可以保障燈盞花產業發展的資源需求。


  早在1999年,云南紅河州就開始了燈盞花人工栽培。當地海拔較高、地勢平緩、光照充足、優質空氣和土壤條件,被專家鑒定為燈盞花最適宜的種植區。


  經過科研人員多年來對燈盞花研究地不斷深入,已經有成熟的種植技術,有效解決了燈盞花資源保護和利用的矛盾,使燈盞花藥材供求基本平衡。而且,高水平的GAP基地提供了80%的燈盞花原料,保證了原料的可靠來源和品質。


  需求增加催生新藍海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劇,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群體逐年增加,市場需求越來越巨大。《報告》預測,燈盞花類中成藥應用領域市場廣闊,發展潛力巨大,受益于政策發展趨勢,燈盞花類口服制劑市場將快速發展,臨床價值成為燈盞花類中成藥發展的核心推動力,產業前景日趨廣闊,有望成為下一個“銀杏產業”。


  新藍海顯現吸引了多家中醫藥企業布局。作為最早的入局者之一,云南生物谷在燈盞花領域的產銷規模、品種數量、自主知識產權數量和產業鏈布局方面領先優勢明顯,尤其是旗下燈盞細辛注射液、燈盞生脈膠囊、燈盞花素片、燈盞花滴丸、燈盞細辛膠囊、燈盞細辛軟膠囊等獨家產品,對于治療中風及其后遺癥、冠心病、心絞痛療效確切。


  多地持續不斷的政策利好,無疑會刺激各家企業都會使出渾身解數搶占中醫藥賽道,最后究竟誰能拔得頭籌,不妨拭目以待。


 
反對 0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