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果籃子里的這些中藥嗎?
在中醫學中,自古以來就有“藥食同源”理論,認為許多食物也是藥物,它們之間并無絕對的分界線,食物和藥物一樣,都能夠防治疾病。那么,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都有哪些藥性和作用?
大棗性溫,具有補養津液,補脾胃之氣的作用。大棗可清除心腹間的邪氣,降低調和各種藥物的毒性,補氣通暢九竅。過量食用生大棗會令人腹脹,烹熟后服用則補益腸胃,健運中焦脾胃之氣。
葡萄性平,補益五臟之氣,可調和脾胃,有助于消除腸間積水。葡萄籽不宜多吃,多吃則會心胸煩悶,可伴有燒灼感。凡是熱性病后均不宜吃葡萄籽,如進食葡萄籽可能會出現視物不清、骨蒸潮熱等癥狀。葡萄根可以煮成濃汁飲用,具有止嘔及緩解吐瀉后惡心癥狀的作用。
栗子生食有助于減輕腰腿酸軟疼痛,過食蒸炒后的栗子會使人感到腹脹。陽光暴曬后的栗子有更好的補益和下氣作用。栗子上的薄皮,研磨后用蜜調和,涂抹面部可以減輕皺紋。栗子殼煮汁飲用,可以防止反胃,有助于改善消渴。
覆盆子性平,具有補益、使人身體輕盈、不早生白發的作用。入藥的覆盆子為其未成熟的果實,具有補腎固精縮尿、養肝明目的作用。藥用可用于治療腎虛引起的遺精、遺尿、尿頻等癥。
菱角性平,可安中焦脾胃,補臟腑之氣,有飽腹感。可少量食用。過食則會使內臟生寒,進而損及陰陽,出現腹脹,出現這種情況可飲用姜酒,即可消除腹脹。
雞頭子又名芡實,性平,可治療風痹、腰脊強直、膝關節疼痛,具有補脾胃、補腎精、增強思維能力、使耳聰目明的作用,入藥有止瀉、固精、化濕止帶之效,烹熟服用為佳,也可搗成粉末服用。
烏梅性溫,食用有除煩安神的作用,入藥可斂肺澀腸,生津安蛔,治療肺虛久咳、久瀉久痢、蛔厥嘔吐腹痛。大便不通,有氣上沖感時,將十顆烏梅放置熱水中片刻,除去梅核,搗爛制成棗一般大小的丸劑,納入肛門內,可通便。將烏梅破開用水浸漬,用少量蜜調和,具有止渴、治療吐瀉后脘腹部脹滿的作用。
木瓜性溫,可消除惡心,有助于緩解劇烈吐瀉后出現的呃逆干嘔以及風邪侵襲機體、氣血阻滯引起的關節肢體疼痛。過量食用會損害牙齒和骨骼。患有頑固性風濕痹癥的病人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小腿肌肉痙攣疼痛,取木瓜枝葉煮湯服用可有助于緩解癥狀。腰膝筋骨拘急疼痛,加酒將木瓜煮爛,研磨成粥狀,外敷痛處,冷卻后就更換再敷,更換3~5次,可治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