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市場前景和分析
白芍為毛茛科芍藥屬植物,在中國已有悠久的載培歷史,根部入藥.因此白芍被廣泛用于中藥飲片、中成藥、保健品生產。白芍是常用家種大宗藥材,需求量巨大,據資料統計白芍年需求量在12000-15000噸之間。但是白芍又具有生長周期長,需求剛性、產地集中、易于存放的特點種植一般較為分散,種植面積受城市開發占地等因素的景點,種植面積連年減少,也因此該品種也受一些資金雄厚的商家青睞,傳統白芍品種一般分布 在安徽、浙江、四川等 .
近年來,由于受莊家炒作,市場行情變化忽高忽低,1997年—2012年間,從每公斤7-8元,上升至每公斤35元,后隆至16-18元/斤,現又回升至26-30元/斤,白芍漲價趨勢逐漸明朗,而且又獲商家和廠家追逐熱捧,據市場調查分析,該品種蘊藏著巨大的上升空間,具體分析如下:
一、多年的低價造就后市商機
因為白芍生長周期較長,藥農種植積極性不高,加之受炒作因素造成價位徘徊,藥農減少了種植面積,供應和庫存均小于市場的需求,供求不平衡勢必為白芍漲價的營造造成上升勢頭。
二、白芍較高的生產成本將限制白芍大面積栽培
白芍的生長周期較長,一般老品種要4-5年方可起挖出售,且每畝白芍需要投資6000元左右,加上土地4-5年的租金,要在12000元左右,而和益老品種每公斤在13元才能盈虧平衡,而價格在18-20元/之間,每畝年收益也不超過2000元;而種植戶在低于年收益3000元/畝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刺激起種植戶的熱情。照此推算白芍的價格應該在30元/公斤以上,才會有大面積種植的可能性。因此,白芍的價格上升應維持一個較長的周期,也為有資本、有眼光、有土地的種植大戶預留了一個巨大的商機。
三、白芍的種植面積現狀令市場堪憂
據權威數據公布,主產地亳州市的白芍種植面積占全國85%以上同,而2010年經過調查白芍的在地面積為48943畝(其中一年生的26890畝,二年生8918畝,三年生6791畝,四年生4228畝,五年生2116畝)因此,2013年可以起挖上市的面積僅有2116畝,每畝出干品1噸計算,上市量僅有2000噸左右,與市場的龐大需求相比,供求產重不足,勢必將推高白芍價格。而潛在的因素是白芍由于歷史傳統是茅塊繁殖,每畝茅塊僅可以載培3畝,因此,即使大面積種植也受種苗限制難以擴繁 .注定白芍種苗將迎來一個炎熱的銷售旺季。
四、白芍需求強勁造成人氣上升
目前,國內1300多家藥廠、醫院、保健品需求量的上升印證了白芍“十方九芍,白藥之王”的美譽,作為古老的傳統大宗藥材工、藥食兼用的品種,近年來被用于煲湯、煲粥,對人體健康具有神奇的功效。一大批以白芍為主要原料的新藥、特藥、化妝品、保健品已陸續上市,加大了白芍的需求,加劇了白芍的價格向上走高的可能。
綜上所述,白芍已成為中藥材種植的一個熱門品種,成為近年秋季種植的新的生力軍。現將我公司產品的效益分析、品種優點介紹如下,僅供參考。單株(4年)干品產量平均可達2kg以上,一等品率占85%以上(條直,無蟲眼,無狗頭)其含量(芍藥苷≥2.5%)是傳統白芍的2倍,是國家藥典≥1.6%的1.5倍,因此,深受種植戶和藥廠的青睞,近年來深受追捧。
肥料投入:分兩次,一次底肥,一次兩年后追肥。
農藥投入:需投入土壤調理劑,殺蟲劑
收益(4年)每株按照年產干品2公斤計算,畝栽培成活株數3000株,鮮品每公斤保底價按5元計算。3000×2公斤×5元/公斤=30000元/畝,年均7500元/畝。
按目前價格每公斤年產品10元/公斤計算
3000株×2公斤/株×10元/公斤=600000元/年,年均15000元,扣除種植投入和土地租金后,每畝白芍等年收益應該在6000元-13000元之間。
因為該品種管理可以使用除草劑,而且前期(前2年)管理較為省功、省時,后期(后兩年)管理簡單,適宜于大面積種植,又由于該品種適合于林下、果園、山坡地間作種植,大大降低于土地租金的成本,是一個無可比擬的適宜土地流轉大戶,農場山地承包戶種植的最好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