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微寒
- 味:甘
- 歸經:規心、肺、胃經
【麥冬的功效介紹】:
麥冬
【英文名】RADIX OPHIOPOGONIS
【來源】本品為百合科植物麥冬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Gawl.的干燥塊根。
夏季采挖,洗凈,反復暴曬、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須根,干燥。
【性狀】本品呈紡錘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
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紋。
質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
氣微香,味甘、微苦。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潤透,軋扁,干燥。
【性味與歸經】甘,微苦,微寒。
規心、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腸燥便秘,咽白喉。
養陰生津,潤肺止咳:用于肺胃陰虛之津少口渴、干咳咯血;心陰不足之心悸易驚及熱病后期熱傷津液等證。
配沙參、川貝可治肺陰虛干咳。
【用法與用量】6~12g。
【宜忌】脾胃虛寒泄瀉,胃有痰飲濕濁及暴感風寒咳嗽者均忌服。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潮。
【簡介】麥冬為百合科植物麥門冬(沿階草)或大葉麥冬的須根上的小塊根。這種植物的草根有須,像麥,它的葉似韭菜葉,冬天并不凋枯,所以叫麥冬。主產于浙江、四川、江蘇等地。一般以表面淡黃白色、肥大、質柔、氣香、味甜,嚼之發萜者為佳。
【功用】本品甘寒質潤,具陰柔之性,滋陰之功,善于清養肺胃之陰雨潤燥,又可清心經之熱而除煩,是一味滋清兼備的補益良藥。主治肺胃陰傷,咽干口燥,干咳少痰,或虛勞燥咳,咯吐鮮血,或口渴多飲,心煩失眠,腸燥便秘等癥。
【性味歸經】味甘、微苦,性微寒。主歸肺、胃、心經。
【用量用法】常用 10~15克。亦可人丸、散,或熬膏,或泡茶飲服。傳統認為養陰潤肺、益胃生津多用去心麥冬,清心除煩多用連心麥冬。
【現代研究】麥冬含多種甾體皂苷、β―谷甾醇、豆甾醇等。麥冬煎劑能顯著提高實驗動物耐缺氧能力,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對心肌缺血有明顯保護作用,并能抗心律失常及改善心肌收縮力;還能協調胰島素功能,降低血糖,促使胰島細胞恢復正常。
對白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和傷寒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有一定的鎮靜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進補應用】1.素體陰虛麥冬(鮮品,去心)2500克,搗爛,煮熟,絞取汁,加人蜂蜜500克,放鍋內(不用鋁鍋、鐵鍋)以重湯煮,不斷攪拌,待液稠如飴,盛于瓷器中備用。每次用溫酒調服1匙,每日2次。長服有滋補強壯、延年益壽之功。
2.慢性萎縮性胃炎 麥冬、黨參、沙參、玉竹、天花粉各9克,烏梅、知母、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劑。
3.慢性胃炎 麥冬9克,黃芪9克,黨參10克,王竹10克,黃精10克,天花粉12克。水煎服,每日1劑。對胃陰不足者有良效。
4.糖尿病,口渴多飲 麥冬12克,生地12克,天花粉10克,知母12克,黃連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緩解燥渴的作用。
5.腸燥便秘,大便于結 麥冬15克,生地15克,玄參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潤腸通便的作用。
6.暑天汗多口渴,體倦乏力麥冬10克,人參10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每日二劑。本法對汗出虛脫,心慌心悸,血壓過低之癥,用之也有良效。
7.急、慢性支氣管炎,表現為陰虛燥咳者麥冬、天冬、知母、川貝母、百部各9克,沙參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8.冠心病心絞痛 麥冬45克,加水煎成30~40毫升,分次服用,連服3~18個月。對緩解心絞痛、胸悶及改善心電圖均有一定作用。
9.慢性遷延性肝炎 黨參、白術各10克,當歸9克,白芍20克,五味子9克,枸杞子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本法除改善癥狀外,對改善肝功能亦有益處。
10.鼻出血,血色鮮紅 麥冬15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天1劑。
【注意事項】麥冬性寒,如因脾胃虛寒,而見有腹瀉便搪,舌苔白膩,消化不良者,均不宜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