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微涼
- 味:微甘
- 歸經:肝 胃
【性能】苦,寒。歸心、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應用】
1.外感發熱,溫病初起,咽喉腫痛。本品苦寒,入心、胃經,善于清解實熱火毒,有類似于大青葉的清熱解毒之功,而更以解毒利咽散結見長。用治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咽痛,可單味使用,或與金銀花、荊芥等疏散風熱藥同用;若風熱上攻,咽喉腫痛,常與玄參、馬勃、牛蒡子等同用。
2.溫毒發斑,痄腮,丹毒,癰腫瘡毒。本品苦寒,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功,主治多種瘟疫熱毒之證。用治時行溫病,溫毒發斑,舌絳紫暗者,常與生地、紫草、黃芩同用,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如神犀丹(《溫熱經緯》);若用治丹毒、痄腮、大頭瘟疫,頭面紅腫,咽喉不利者,常配伍玄參、連翹、牛蒡子等,如普濟消毒飲(《東垣試效方》)。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體虛而無實火熱毒者忌服,脾胃虛寒者慎用。
【古籍摘要】
1.《日華子本草》:“治天行熱毒。”
2.《本草便讀》:“板藍根即靛青根,其功用性味與靛青葉同,能入肝胃血分,不過清熱、解毒、辟疫、殺蟲四者而已。但葉主散,根主降,此又同中之異耳。”
3.《分類草藥性》:“解諸毒惡瘡,散毒去火,搗汁或服或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