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微溫
- 味:甘
《本草綱目》(1578年):"味微甘而苦,頗似人參之味。""凡杖撲傷損,瘀血淋漓者,隨即嚼爛罨之即止,青腫者即消散。若受杖時,先服一、二錢,則血不沖心,杖后尤宜服之,產后服亦良。大抵此藥氣溫、味甘微苦,乃陽明、厥陰血分之藥,故能治一切血病。"
《本草新編》:"三七根,止血之神藥也。無論上、中、下之血,凡有外越者,一味獨用亦效,加入于補血補氣藥中則更神。蓋此藥得補而無沸騰之患,補藥得此而有安靜之休也。"
《本草匯言》(1642年):"味甘微苦,性平,無毒。"
《本草綱目拾遺》(1765年):"人參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本草求真》(1778年):"三七,世人僅知功能止血住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三七氣味苦溫,能于血分化其血瘀。"
《玉楸藥解》(1860年):"和營止血,通脈行瘀,行瘀血而斂新血。凡產后、經期、跌打、癰腫,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傷、箭射,一切新血皆止。"
《醫學衷中參西錄》(1904~1924年):"三七,諸家多言性溫,然單服其末數錢,未有覺溫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為血衄要藥。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經絡,證變虛勞(_凡用藥強止其血者,恒至血瘀經絡成血痹虛勞)_。兼治:便下血,女子血崩,痢病下血新紅久不愈(_宜與鴉膽子并用)_,腸中腐爛,浸成潰瘍。所下之痢色紫腥臭,雜以脂膜,此乃膜爛欲穿(_三七能腐化生新,是以治之)_。為其善化瘀血,故又善治女子癥瘕,月事不通,化瘀血而不傷新血,允為理血妙品。外用善治金瘡,以其末敷傷口,立能血止痛愈。若跌打損傷,內連臟腑經絡作疼痛者,敷之可消(_當與大黃末等分,醋調敷)_。""凡瘡之毒在于骨者,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
《中國醫藥大辭典》 (1912年):"三七功用補血、去瘀損、止血衄、能通能補,功效最良,是方藥中之最珍者。三七生吃,去瘀生新,消腫定痛,并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傷新的優點;熟服可補益健體。"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95版):"甘,微苦,溫。歸肝、胃經。""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傷出血,胸腹刺痛,跌撲腫痛。"
《中藥大辭典》( 1997 年版)“三七功用補血,去瘀損,止血衄,能通能補,功效最良,是方藥中之最珍貴者。三七生吃,去瘀生新,消腫定痛,并有止血不留瘀血,行血不傷新的優點;熟服可補益健體。”
現代醫藥研究表明,三七被人們譽為“人參之王”,其總皂甙含量約為 12%,是三七主要藥理活性成分;現從三七中分離得到20種達瑪烷(Dammarane)型皂甙,根據水解后次皂甙元結構的不同,分為人參皂甙(Ginsenoside)Rg、Rb、Ro、三種類型,包括:人參皂甙Rg1、Rg2、Rb1、Rb2、Rb3、Rc、Rd、Re、Rh、F2、三七皂甙R1、R2、R3、R6、Fa、Fc、Fe、R4等;并含有三七黃酮A、三七黃酮B、揮發油、生物堿、多糖、氨基酸-β-草酰基-L-a、β-二氨基丙酸(deneichine)等有效成分。從這些有效成分中,三七的藥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八大功效: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顯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強和改善冠脈微循環,擴張血管的作用;有較強的鎮痛作用,具有抗疲勞、提高學習和記憶能力的作用;抗炎癥作用;具有免疫調節劑的作用,能使過高或過低的免疫反應恢復到正 常,但不干擾機體正常的免疫反應;抗腫瘤作用;抗衰老、抗氧化作用;降低血脂及膽固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