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歲末,庚子年初,新冠病毒席卷全球,人類遭遇百年來最為嚴重的公共衛生事件。國內戰“疫”,中醫藥早期介入,全程參與,成為抗擊新冠疫情“中國方案”的亮點。同時,中醫藥抗疫經驗也走向海外,“中國智慧”為多個國家新冠疫情防治貢獻獨特的力量。
中醫藥抗疫經驗如何在海外發揮作用?抗擊新冠疫情為中醫藥走向國際提供了怎樣的啟示?
自2018年以來,南方日報連續啟動了兩季“岐黃海蹤——中醫藥文化全球深調研”項目,探索中醫藥文化在海外傳播的有效路徑。在全球新冠疫情之下,“岐黃海蹤第三季——中醫藥全球抗疫”全媒體報道正式啟動,在廣東省中醫藥局指導下,繼續深入探尋中醫藥全球抗疫故事,追問中醫藥未來發展之路。
來自商務部的數據顯示,目前中醫藥已傳播到196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接受過中醫藥針灸、推拿等治療的人數已達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源自中國古典醫籍的“三藥三方”在疫病防治中大放異彩。“譬如拯溺救焚,豈待整冠束發?”盡管各地中醫藥規管條例不同,海外中醫師們仍積極借助中國中醫的抗疫經驗,利用網絡、社交工具等,開辟抗疫“第二戰場”,為當地民眾提供中醫藥服務和支持,也從實踐中驗證,中醫藥學這一中華民族的瑰寶,不僅對中國人,對全人類的健康都在作出巨大貢獻。
●南方日報記者 嚴慧芳
抗疫
海外中醫師開辟“線上戰場”
“一天早晨醒來,就有37個人請求加我微信,咨詢新冠疾病的救治。”英國中醫師江丹回憶起2020年3月英國疫情暴發之初,海外中醫師成為當地華人華僑的“救命稻草”。
江丹畢業于北京中醫藥大學,上世紀90年代移居英國,目前是北中醫客座教授、臨床特聘專家,也是全歐中醫專家聯合會副主席。疫情暴發時,英國宣布實施全國禁行的指令。由于缺乏足夠的防御設施與裝備,且沒有當地醫療執業資質,作為補充與替代醫學的中醫診所被要求關診停業。江丹位于謝菲爾德的診所也同樣進入關閉狀態。病毒兇猛,疫情擴散,人心惶惶。作為海外華人中醫論壇和中國駐英使館推薦的中醫專家,江丹開始通過微信、Whatsapp、郵件、短信等非接觸途徑提供答疑交流,其中大部分為新冠感染和疑似病人。
“至今仍記得第一例病人是3月17日來問診,一名40多歲的華人女士哭著打來電話,她丈夫感染新冠,血氧飽和度下降到83,被醫院急診收治。照顧丈夫兩周的她,自己也出現惡寒發熱一周,并有咳嗽胸悶氣短腹瀉等癥狀。但在當時醫療資源緊張的情況下,多數即使核酸檢測陽性的患者也無法立刻接受治療,這名華人女士于是向中醫求救。”江丹通過遠程舌苔舌質的辨識,參考國內中醫藥抗疫的“三藥三方”經驗,開出藥方。兩周之后,這名女士的丈夫在醫院不幸病故,而這名女士癥狀消失,得以痊愈,之后新冠抗體檢測顯示陽性。
類似的案例不勝枚舉。“中醫診所如果都關門防疫,如何驗證中醫藥的抗疫效果?”2005年移民比利時的王仲彬,畢業于江西中醫藥大學,在安特衛普開設了一家中醫診所。2020年3月16日,比利時宣布“封城”。這個只有3萬平方公里、1150萬人口的歐洲小國,疫情暴發后許多患者難以得到及時診斷,更遑論住院治療。在診斷無果、住院無門的情況下,求助華人醫生成為當地華人華僑的最佳選擇。王仲彬為此決定在遵守防疫規定前提下,盡可能不停診,為當地居民提供服務。
通過微信視頻或音頻,王仲彬為新冠病人提供遠程協助,并想方設法給予中藥治療,甚至幫助病友聯系華人家庭醫生,建立微信聯系。“未曾想到,我居然在不經意間創新出一種可以救人命的抗疫新模式:微信網絡方艙。”王仲彬介紹,源自國內方艙醫院的概念,這種抗疫新模式由一名中醫、一名西醫、相關病人及其親屬,外加一名志愿者組成團隊,通過微信或其他社交工具、郵件等建立聯系,為病人及時提供咨詢和治療。“中醫根據病情辨證開方,志愿者幫助取藥送藥,西醫則可以在遠程診斷后開出電子處方,并根據病情開具各類檢查化驗單,必要時還可聯系住院等事宜。在中醫沒有執業醫師資格的歐洲,這樣做既保護了中醫,又讓中西醫各司其職,讓病人可以得到及時治療和檢查。”通過微信網絡方艙,王仲彬與團隊幫助了100多名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有癥狀的感染者,主要為普通型患者。2021年7月31日,在長春召開的世界中醫藥大會第六屆夏季峰會上,來自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匈牙利、比利時、波蘭、瑞典、奧地利的10位中醫藥專家,交流分享各自團隊用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取得的經驗和成果。王仲彬也受邀在線分享了“微信網絡方艙”抗疫經驗。
驗證
中醫藥抗疫在海外同樣有效
在歐洲、美洲、非洲、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架起大鍋熬制預防中藥的場景屢見不鮮。中醫藥不僅為華人華僑提供抗疫支持,也讓當地更多人群受益。
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中國中醫診療院里,診治的新冠肺炎以及疑似病例已超千例,其中近10%是當地黑人。中醫診療院的創辦者徐有強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與同窗的妻子孫慶涪曾在國內醫療機構工作多年,1991年夫妻雙雙來到南非創業。“中醫中藥現在已經成了南非華人抗疫首選,而且在當地也圈了不少忠實粉絲。”在南非耕耘多年,徐有強的病人中,有萊索托王子,還有扮演過鋼鐵俠妻子的美國好萊塢影星格溫妮絲·帕特洛。
2020年3月5日,南非出現首例新冠病人,民眾陷入恐慌之中,南部非洲中醫藥學會隨即向公眾發布防疫公告,并一共舉辦了三次免費中藥預防湯劑的散發活動,每次散發劑量達到一萬人次,發放連續三天。包括華人華僑在內的當地很多人都來排隊領取湯藥。
根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2020年3月23日發布的數據,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醫藥,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醫藥,占90.6%。臨床療效觀察顯示,中醫藥總有效率達到了90%以上。
“中醫藥在武漢抗疫中的早期介入和療效,是疫病快速得到控制的重要手段,也為我們海外中醫師提供了信心。”江丹表示,“臨床實踐也證實,中國中醫判斷疫情為濕毒疫是正確的,上述數據是可信的,這種療效,在英國的中醫門診仍然可以復制出來。”在疫情吃緊階段,江丹每天在電腦和手機上忙碌不停,以線上問診+舌診為主的方式,為200多名新冠患者及疑似病人提供咨詢和診治。
中醫藥抗疫不僅局限于輕中癥患者。2020年12月,一名68歲的重癥新冠肺炎患者住進了匈牙利布達佩斯一家醫院的危重癥監護室,主治醫生使用呼吸機、心肺監護儀、吸痰機等對其搶救,但病人呼吸困難加重而陷入昏迷,5天后,醫生下達病危通知。病人家屬不愿放棄治療,懇求匈牙利中醫師于福年教授診治患者。于教授運用中醫經方對患者進行辨證施治,七天后,患者轉危為安。
“由于世界各國的法律規定不同,中醫在不少國家難以真正參與到醫院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的及時救治。此次之所以能夠救治這個重癥患者,主要是病人危在旦夕,而當時接診醫院一時無計可施,加之家屬強調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全力救治,中國駐匈牙利大使館也給予了有力的協調才得以參與救治。”于福年教授指出,經方是中國人民幾千年前就研究出來的醫學瑰寶。通過這個案例,真切體會到運用經方治療新冠重癥患者有其獨特的作用,而且借助現代科學的支持,現在應用經方比古人更有優勢。
突破
變通的中醫藥“處方”
中醫藥抗擊新冠疫情的效果,讓海外中醫師心里有了底氣。但要真正參與到當地抗疫之中,他們仍面臨不小的挑戰。與歐洲中醫師“網絡醫生”的經驗相比,美國中醫師的抗疫故事更為驚險。
“我們首先就面臨工作場所的問題。”美國洛杉磯中醫師周新勝告訴記者,當地中醫診所不具備接診和治療烈性傳染病患者的醫療條件。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參照西醫和遵從當地法規,周新勝等中醫師采用在診所停車場對病人進行治療的方法。“穿上防護裝備后,助理人員站立于病人汽車兩米以外,醫護人員在檢測和對病人刺血時,先深吸一口氣,然后屏住呼吸30秒,在這30秒內對病人進行相應的檢查與治療,然后離開病人兩米以外換氣,再一次屏住呼吸30秒,重復這一過程,直到完成當天全部醫療活動。”
洛杉磯疫情最為吃緊的時候,尤其是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期間,醫療資源嚴重短缺,救護車不得不在醫院門前排隊等候8個多小時以便獲得ICU床位,醫院氧氣供應也嚴重短缺。當地多名華人中醫師組建起網絡方艙,一條條生命熱線為當地新冠感染者提供醫療支持。
“圣誕節前夕,一名住在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的患者絕望地打電話給我求救,她的6名家人感染了新冠,其中兩名非常不舒服且呼吸急促。”周新勝說,這名患者距他診所的車程有11個小時,幸運的是,美國中醫研究院院長劉美嫦在薩克拉曼多有一家診所,距離這名患者約1個小時車程,后來服用了診所配置的中藥,兩天后患者打來電話表示感謝。“據不完全統計顯示,僅洛杉磯這些中醫師救治的新冠病例即超過千例。”
另一個難題,是中藥在當地面臨短缺和法規禁止的問題。例如在清肺排毒湯中出現的“麻黃”,被認為是宣肺透邪之要藥,是治療新冠的一味關鍵中藥。但在美國,麻黃屬于禁用品。周新勝告訴記者,美國加州的執業中醫師盡管被允許使用麻黃,但市面上卻無麻黃供應。“后來我們找到用印第安苦薄荷替代麻黃的方案。另外,金銀花有抗新冠病毒的作用,但是價格不菲。為節省費用,我們用加州野生金銀花的藤蔓,即忍冬藤來替代。”
在英國的江丹也遇到類似難題。“在歐洲,中成藥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而方劑中的部分藥材如麻黃、細辛、石膏等也屬于禁用品,需要尋找替代品。”中醫講究因地、因時、因人制宜。在海外,中醫藥抗疫也同樣如此。“譬如用防風、桑白皮、香薷替換麻黃,葶藶子換細辛,黃芩換石膏等。”而且考慮到歐洲白人過敏體質更為嚴重,出于安全考慮,組方中藥一般不超過12味,以降低過敏和藥物異常反應的幾率。江丹告訴記者,有意思的是,當地民眾服用中藥的療效更為敏感,因此用藥時減量也可以事半功倍。
未來
應對新冠后遺癥中醫大有可為
隨著疫情的蔓延,新冠后遺癥逐漸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多名海外中醫師指出,中醫藥智慧不僅為全球抗疫發揮重要作用,在新冠后遺癥的治療上,中醫藥也大有可為。
“歐美等大多數國家的中醫目前仍難以進入主流醫療體系救治病人,但在新冠后遺癥治療上,海外法律并沒有限制。”于福年教授指出,據有關統計,可能有1/3的新冠病人會出現較為明顯的后遺癥,海外已經大量涌現出這類病人。
在德國達姆施塔特開設中醫診所的杜煦電博士對此深有體會。他所在的中醫診所,已經接診了多例新冠后遺癥病人。這些病人通常會表現為極度疲勞,另外神經系統、呼吸系統方面仍有問題,如嗅覺、味覺消失,出現焦慮、失眠等。“醫學界也在討論如何治療新冠后遺癥,但目前西醫沒有什么好的辦法。而中醫通過方劑、針灸等多種方式結合,效果不錯,未來中醫藥在治療新冠后遺癥上可以發揮很好的作用。”
海外中醫積極參與全球抗疫,進一步擴大了中醫藥的影響力。而在江丹看來,僅僅在一線治病救人還遠遠不夠。“目前在國外期刊上發表的中醫藥療效文章仍比較少見,學術界和西醫界對中醫藥抗疫療效存在嚴重的認知不足。中醫藥抗疫的療效應該被更多人知道,我們需要更加積極去國際學術平臺發出自己的聲音。”江丹介紹,她近期一直致力于整理中醫抗疫經驗文章。去年3月,她與武漢江夏中醫院鄭子洲醫生團隊合作的中醫抗疫經驗文章在SCI期刊《Medical Acupuncture》上發表,并獲該期刊今年最佳收閱抗疫文章前十的第一名,同時正在應邀參加一本全英文中醫抗疫專著的寫作,負責“新冠后遺癥的中醫治療與診治驗案”部分。“我們海外中醫不僅治療一些新冠病人,還肩負著把中醫抗疫療效在國際科技平臺展示弘揚的責任。”
■他山之石
中醫藥抗疫在南非
抗擊新冠疫情一役,中醫藥閃亮登場,貢獻中國智慧。與歐美等國中醫藥抗疫面臨諸多掣肘不同的是,南非的中醫師一早進入抗疫主戰場,在病人收治、中藥利用以及醫療保險待遇等方面,享受與西醫幾近相同的權利,受到諸多海外中醫師的“艷羨”。南非中醫藥為何有如此地位,其發展歷程又有何啟示?
現任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常務理事、南部非洲中醫藥學會秘書長的徐有強告訴記者:“100多年前,隨著中國采礦勞工的到來,中醫藥已經進入南非。但我30年前到南非時,中醫藥在當地仍處于散兵游勇的狀態,各種中醫藥學會山頭林立,各自混戰。”抱著中醫夢的徐有強夫婦在當地開了三次診所,均以失敗告終,不得不轉戰商場,積攢資本。1998年,身家不菲的徐有強重新辦醫,在約翰內斯堡辦了一家中醫院,并在唐人街和華人聚居地商場開辦系列中國大藥房。
要推動南非中醫藥的發展,必須走立法的路子。徐有強發現,當時有南非國會議員連續兩年提出有關中醫立法議案,均被否決了。原因是不同中醫協會提交了不同方案,互相之間還有矛盾。徐有強于是費時大半年游說這些協會全部解散、統一,成立了一個新的南部非洲中醫藥學會。2000年,三名國會議員聯名提交中醫立法議案,最終得以通過。“南非的中醫,不僅僅是操作者執照,而且是真正的醫生執照。”徐有強對此相當自豪。
中醫立法后,中醫考試培訓體系也開始形成。同時,南非政府也開始對中成藥進行注冊登記上市的制度。“南非當地有資格的醫生、診所或研究機構來擔保,只要登記以后的中藥即可使用,但條件是只要有人投訴,就要立即停止,追究責任。”在這一寬松政策下,徐有強幫助中國800多種中成藥在南非進行了登記,南非中醫立法之后,目前中醫和西醫的權利基本接近。“在我開辦的中醫院,可以進行移民體檢,也納入了公費醫療保險體系。我們跟周邊的西醫院合作也非常順暢,我們需要做CT、核磁共振等檢查,只需負責開單,西醫院中心實驗室接收病人后會派人將報告送到中醫院來。”
2020年3月5日,南非出現首例新冠病人,民眾一片恐慌。疫情之初,南非政府規定只有指定醫院可以接待發熱病人。但當年6月份疫情大暴發,醫療資源極為緊張,南非衛生部長決定在病人自愿的情況下,可以利用傳統醫藥治療新冠病毒,為此,中醫藥在非洲抗疫戰場開始發揮效用。徐有強介紹,他開辦的中醫院,至今已經接診上千例新冠確診及疑似患者,主要以輕中癥病人為主,最小年齡4歲,最大年齡有72歲,其中也包括不少當地黑人。這些病人最終沒有一例轉為重癥,大多數在10天之內康復轉陰,少部分在一個月左右轉陰。“分享南非中醫藥抗疫經驗時,歐洲朋友問,附子、麻黃受限制,抗疫藥方怎么辦?我們南非沒有這種限制,大家都羨慕我們。”徐有強說。
剛剛當選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疫病專業委員會會長的姚梅齡教授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中醫藥全球抗疫面臨各種法律風險,南非為中醫立法,是中醫藥具備抗疫資質的重要保障。至今已經八次出征深入新冠疫情發生地的廣東省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廣東省中醫醫院副院長張忠德也指出,急需推動完善中醫藥參與公共衛生應急體系的體制機制,建立健全中醫藥參與公共衛生應急響應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