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話題,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那就是怎樣鑒別中藥的真偽優劣。
首先我們講一講中藥材的性狀鑒別。
談到中藥的性狀鑒別,我的老師謝宗萬教授曾提出過:“辨狀論質”。辨狀,就是辨別藥材的質量,用人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來辨別藥材的質量。
通過眼看、鼻子聞、口嘗、耳朵聽、手摸等簡便易行的方法,來判別藥材的真、偽、優、劣,這就是性狀鑒別法,又叫經驗鑒別法。
《本草綱目》已有對性狀鑒別要領和術語的詳細記載。
接下來我為大家詳細介紹幾種常用的鑒別方法。
眼看
看藥材整體的精氣神
許多容易混淆的中藥,可以通過外形得到區分。中藥界有不少經驗術語,都十分形象生動。
例如:野山參的鑒別點,“蘆長、碗密、棗核艼,錦皮細紋、珍珠須”,僅14個字,言簡意賅、一語中的。
▲ 中藥野山參
眼看
察“顏”觀色
藥材的顏色也是一個重要的鑒別特征。很多藥材的顏色和內在質量密切相關。
比如中藥麻黃的鑒別特點——“玫瑰心”,就是指麻黃的髓部呈現偏紅的顏色。實驗證明“玫瑰心”就是麻黃類生物堿的集中分布部位。
▲ 中藥麻黃的紅棕色“玫瑰心”
(麻黃橫斷面微性狀觀察)
再比如說,中藥黃芩色黃的質量好,變綠的質量就不好了,因為變綠說明藥材內的有效成分發生了變化。
口嘗
口嘗藥草本味
味,指口嘗后所感覺到的真實味道,如酸、苦、甘、辛、咸、澀等。中藥的味與其內含化學成分以及含量都是密切相關的。
比如中藥黃連的苦味與所含的生物堿類成分有關;甘草的甜味與其所含的甘草甜素有關;龍膽,還有一系列叫膽的中藥都與內在的苦味成分有關。
▲ 中藥黃連(味苦)
▲ 中藥甘草(味甘)
請記住,嘗了藥材后,要漱口,沒有必要把藥材吞咽下去。
鼻嗅
嗅藥草氣味
氣,指鼻聞后的感覺,有香的、也有臭的,包括直接嗅聞完整的藥材,或把藥材剝碎、搓揉、折斷后聞到的氣味。
每種藥材,都不同程度地具有特別的氣味,尤其是一些含揮發油的藥材,香氣尤為明顯,如川芎、當歸、辛夷、厚樸還有大蒜臭味的阿魏等。
▲ 中藥辛夷
耳聽
耳聽為勝
《本草綱目》這樣記載黃連:“選粗大、黃色鮮明,多節堅重,相互碰擊有聲者為勝”等。
▲ 中藥黃連
手摸
手摸藥草
您用手摸冬蟲夏草的柔韌程度,能知道有些不法商人為了增重,用堿水泡過。
枸杞子,用手摸一摸,有經驗的人,會知道是新疆產的還是寧夏產的。
▲ 中藥冬蟲夏草
當然,在實際應用的時候,我們經常是結合幾種方法一起用。
其他
水試法
有些中藥材入水后會產生特殊的變化,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鑒別。
比如,紅花也叫草紅花,價格低;西紅花,又叫番紅花,價格高,市場上就常見在西紅花中摻紅花一起賣的。中國市場上有,土耳其的番紅花城也有。
我教您一個妙招:番紅花,取一兩個柱頭,放到礦泉水的塑料瓶中,浸泡后先呈現一條黃色線狀帶,直接下垂,但花不褪色。真的番紅花,水會被染成金黃色的。
▲ 紅花(左一)與番紅花入水后的現象
其他
火試法
將中藥火燒或烘培后觀察所產生的氣味、顏色、煙霧等現象,也可幫助鑒別。
比如乳香,產地在索馬里和阿曼,我們用的都是進口的。但市場上的偽劣商品很多。
▲ 中藥乳香
要鑒別乳香有沒有摻雜質,有沒有摻入松香,可以點燃后,聞一聞它的氣味就知道了。
以上這些經驗的方法,在中藥鑒定中非常常用,也很好用。
我和陳虎彪教授主編的一本《中藥材鑒定圖典》,對《本草綱目》中記錄的和老藥工傳授的經驗鑒別方法進行了系統的記錄。
這本書已有了英文、日文、韓文、俄文版,德文版、越南文版、葡萄牙文版等也在翻譯中。我們中國這些傳統的鑒別方法,在海內外都很受歡迎。
▲ 《中藥材鑒定圖典》趙中振、陳虎彪主編
- 本期小結 -
隨著時代的進步,新的技術與手段,不斷應用到中藥鑒定學科中,包括顯微鑒別、理化鑒別、分子生物學的手段等,中藥與中成藥的鑒別水平不斷提高,“丸散膏丹神仙難辨”的時代已經逐漸成為歷史。
但是,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本草綱目》為我們留下的中藥性狀鑒別的寶貴經驗,萬萬不能丟!
今天先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關注更多精彩
﹀
﹀
﹀
趙中振:《本草綱目》健康智慧200講
已在喜馬拉雅開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