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們現代人而言,“中藥”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也是中醫用以治病的主要手段。
但隨著現代科學的崛起與發展,建立在“可重復驗證”理論基礎上的現代科學,給中醫理論以巨大的沖擊,中藥也未能例外。時至今日,不乏很多人心中或多或少會對中醫是否“科學”存在懷疑。
但相較于中醫理論,中藥的境地相對要“好一些”,至少,也還有一部分質疑中醫的人也承認,中藥有它獨有的特點與可取之處。
我們今天不去辯論中醫“是否科學”這個問題,僅就中藥這個部分的發展來介紹一下。
首先提一個簡單的問題:您對中藥了解多少?知道它是怎么發展起來的嗎?
如果對這個問題有一個相對清晰的認知,那么,我相信您心中對于中藥、乃至中醫藥系統的觀感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現在說到中藥,肯定第一時間會想到“神農嘗百草”的故事:相傳上古時期,神農對百姓的疾病感同身受,于是便親自嘗遍百草,以辨別其中能夠治病救人的品種,一天之間就遇到七十種毒物。
客觀地說,這大概率是一個神話傳說,但卻又非常形象生動地向后人概述了人們對中藥的認識過程——那就是反復的實踐與經驗積累,既有無意識的偶然,也有有意的實驗與觀察,才能形成基本的中藥“數據庫”。
而這一切,都是伴隨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發生的。在文明極度低下的古代,不可能有現在這樣完備的實驗室模型。我們甚至可以說,中藥的發現與發展,就是人類不斷總結生活的產物。
或者換個角度看,中藥的發現與發展,其實就和人們尋找食物有關。從茹毛飲血到烹飪,從生鮮植物到中藥炮制,這難道僅僅是一個巧合嗎?更何況,酒、醋這類食物加工產品,都是需要食物豐富到一定程度才能出現的。
由此也就決定,中醫所說的“藥食同源”,并非僅僅指中藥來源于食物,甚至可以認為,中藥本來就是食物,只是在后來的“食用”中發現其具備藥用特性而已。
至今認為,中醫藥初步達到系統完善階段,大致就是先秦時期。從最開始的口耳相傳,到先秦時期已經出現各種中醫藥著作,也就是開始有了文字記載。
比如《詩經》,就記載有大概50余種植物,并被后來的歷代本草所收錄。此外,《山海經》里也有一百多種中藥,涵蓋了動物、植物、礦物,并有了基本詳盡的功用。
至今最早的方書,應該是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大概成書在戰國時期,涉及247種中藥,組合成280首方劑,以對應52個病證。同時還介紹了中藥的炮制、制劑、配伍、禁忌等介紹。
真正意義上的“本草學”,應該就奠定在秦漢時期。這段時期,人類文明有了比較長足的進步,食物的積累與種植馴化基本成形,尤其是文字書籍的出現,更加為那些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經驗留下“筆刻”創造了條件。
比如著名的《黃帝內經》,竹簡書據說就能裝滿一間房子。同時期,還有《難經》、《傷寒雜病論》等,對于中藥的認識與運用,已經有了一個基本完善的體系。
于是,逐漸出現了專門論述中藥的“本草”,諸如《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都是那個時期的曠世經典。
我們現在說到中藥,必然離不開《神農本草經》,即使在現代專業的中醫眼里,對《神農本草經》的信任,甚至要超過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
《神農本草經》介紹了本草學的基本理論,包括四氣五味、有毒無毒、以及藥隨證用的基本原則;同時,還闡述了中藥配伍的“七情”,將中藥以“上中下”三品分門別類,初步奠定了中藥藥理學基礎。
在《神農本草經》里,對于大部分中藥的描述都是相當樸實的,諸如常山截瘧、黃連治痢、大黃通便、麻黃平喘等,時至今日,基本發現沒有謬誤。
然后就是南北朝時期的陶弘景所編撰的《本草經集注》,共計收錄了730余種中藥,記述了中藥的正名和別名,還有性味歸經、有毒無毒、主治產地、采集炮制等。甚至還有少數中藥形狀的描述,最難得的是,還以某味中藥為綱,添注了相關的方劑。
《本草經集注》還開創了一個影響巨大的理論,那就是以“自然屬性”將中藥分門別類,首次提出“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共7類。
無需諱言,中藥理論發展到這個時候,已經基本完善了,后世醫家基本都是圍繞這些基本核心理論作進一步的完善與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南朝劉宋時期雷敩編撰的《炮制論》,進一步歸納并提出了“炮制”——通過合適的炮制手段,可以提高中藥的藥效,或者減輕其毒性或烈性,從而系統提出了中藥的的加工炮制技術,書中介紹了300種藥物的炮制方法,成為后世“炮制十七法”的鼻祖。
再后來,東晉葛洪的《抱樸子》,以煉丹的角度,闡述了硫、鉛、雄黃、丹砂、硝石等礦物類中藥的炮制研究,可以說是一種雛形的化學技術。
總而言之,通過對中藥早期發展到基本完善的這個過程介紹,我們基本已經對它的發現、形成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了解了這些之后,您對中醫藥的觀念是否有了一些變化呢?歡迎您留下寶貴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