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的產生首先由人類生存的客觀環境所決定,《左傳》提出“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次,“天人合一”是我國數千年農業文明的產物,《呂氏春秋》曰:“夫稼,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養之者天也。”
隨著中國古代各家思想的發展,《周易》《中庸》《孟子》中都出現了這一觀點的繼續萌發。《莊子》曰“人與天,一也”,并指出“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最早提出并闡述了這個概念。西漢大儒董仲舒繼承并發展出了“天人相通”理論,強調“天人之際,合而為一”。這一理論后又得到宋明理學的進一步發展,直至宋代理學家張載明確提出了“天人合一”四字成語。
“天人合一”蘊含養生之道
“天人合一”這四個字中,天就是自然規律,是宇宙意志,是天地宇宙萬物生化之機的總和。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與自然相互依存,互相影響。人與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一切人與事物都應遵循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正如老子所說“道法自然”“順應天道”。“自然”指宇宙中的大規律,這種大規律周而復始,小至精微,大到無窮,每個人時時刻刻身在其中。人體是一個小宇宙,不斷接受大宇宙的信息。當人體小宇宙與自然大宇宙和諧共處,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養生”一詞最早出現在《黃帝內經》中:“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這句話也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黃帝內經》作為一本綜合性醫書,來源于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天人合一”是其中最為核心的理念之一。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最珍貴的是健康,健康最重要的是養生。養生首先要做到“天人合一”。《黃帝內經·靈樞》寫道:“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萬事萬物都是由天地所化生的,包括人。人作為天地萬物中的一個部分,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通。人與天地和諧統一。
遵“天人合一”得健康長壽
怎樣依據“天人合一”理論來養生,《素問·上古天真論》篇講得很明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筆者一直堅持的一個信念是,改變不了大環境,就改變小環境;要改變小環境,就要先改變自己。如若打破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則會遭遇自然的懲罰。下面結合古人的思想以及自身經驗,談談遵守“天人合一”養生觀具體應該怎么做。
天人相應,順乎自然
人應該掌握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并且順應自然界的運動變化來進行護養調攝。《靈樞·本神》說“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天人合一”最根本的就是在時間和規律上與自然相合。與天地陰陽保持著協調平衡,這樣才能有益于身心健康。
合理搭配,食飲有節
為滿足營養均衡的要求,食物種類應多樣化,葷素結合以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飲食不可饑飽無度,進餐要有規律,養成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保持正常體重范圍。
情志中和,適時調神
百病生于氣,應學會妥善疏解心理,化解消極情緒,不郁結于心,心中有了郁結必然會引起身體的瘀堵。
四時氣候變化對人的情志活動有著很大的影響,《素問》指出,春“在志為怒”,夏“在志為喜,秋“在志為憂”,冬“在志為恐”。攝養精神也要根據四時變化的特點作出適當調整。此外也應根據晝夜的時間順序調整精神活動。早晨及上午陽氣旺盛,故人精神宜振奮;傍晚后陽收陰盛,則宜休整靜息。
動靜結合,勞逸適度
動與靜是自然界物質運動的兩種形式,兩者互為其根,不可分割。動靜相互為用,才能保持人體陰陽、氣血、臟腑等生理活動的協調平衡。每天堅持合理運動與靜養相結合,保持氣血通暢,腸道通暢,于健康大有裨益。
健康長壽是人類最大的幸福。關于怎樣才能獲得幸福生活,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很早就倡導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這也充分體現了“天人合一”的生存理念。養生能懂得“天人合一”,這時,就不僅僅是擁有健康,而且會擁有長壽。
“天人合一”思想追求天人之間的和諧統一,闡發了天地萬物一體的宇宙觀和社會觀,內涵豐富,影響深遠。中國歷代思想家的學術思想都能從中找到根源,“天人合一”是中國古代數千年主導文化之一,影響了中國社會傳統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同時也對我國傳統醫學思維產生了重要影響。(王建新凌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