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話喝茶
開門七件事,茶在其中。作為一種獨特的民俗文化形態,茶對歷代婚俗都有極大的影響,“三茶六禮”,茶為禮先。其實,茶最早被人類發現并運用時既不是飲品,也不是禮品,而是治病的藥品。
我國唐朝以前無“茶”字,皆作“荼”字,其字曾在《詩經》中出現過:“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漢唐詩人張載曾吟到:“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區”(《登成都樓詩》)。西晉孫楚在《出歌》中寫“姜桂荼荈出巴蜀”。荼,就是茶的別字,同時還有檑、菠、茗、拜等也都是古時代表茶的字。《茶經》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藥王千金方·食治》記載茗葉(茶)“可久食,令人有力,悅志,微動氣”。它被發現和運用算來已有幾千年的歷史。
茶為養生之物
說茶為養性雅志之物,大體上可追溯到南北朝時期。據《釋道該說續名僧傳》載,南朝宋時一位居住在浙江武康小山寺的法瑤和尚,每次吃飯必要喝茶。到了南朝齊永明年間,武帝下詔請他去京城時,他已79歲高齡。其他居住在各名山大川著名寺院里的和尚也都以飲茶為雅。這可能與佛寺多在山中,其空氣、光照、雨水、環境適于種植茶樹有關。浙江天竺、靈隱兩寺的茶還成了有名的“佛茶”,作為向朝廷奉獻的貢品。
文人以茶為雅,圍繞飲茶,為詩為歌的事很多,什么茶詩、茶賦、茶會、茶畫應有盡有。詩人盧仝有《飲茶歌》一首,竟寫出了他對所飲七碗茶的不同感受:“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生事,盡向毛孔散;五碗筋骨松;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可見,古人已經認識到了茶具有清心寡欲、養氣頤神、舒心增智、強壯筋骨、發表祛邪、明目聰耳、沁人肺腑的功能。
茶能增進食欲。說茶能助食增欲,就是通過飲茶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這在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運用尤為突出,因為他們以游牧生活為主,飲食則主要是肉食和奶類,缺乏糧食、蔬菜、水果類食品。他們吃的食物既不易消化,又缺乏維生素等營養成分,飲茶和用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在這些地區還流傳著“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的諺語,說明了茶對他們生活的重要性。內蒙古、新疆一些少數民族的奶茶至今還采取先煎茶而后兌入牛奶、馬奶、羊奶,再加糖作為甜食,或加鹽作為咸食飲用的。從醫學角度看,他們對茶的認識和運用是非常科學的。茶的這些功能基本被中國老百姓普遍掌握。全國各地形成的吃早茶、喝晚茶、酒間茶、飯后茶,以及加入各種助食之品的檳榔茶、橘皮茶、蔥白茶、鹽豉茶、涼拌茶等,無不包含著對茶助食增欲功能的運用。
英國雖然從1637年才從中國引進茶葉,但對飲茶的講究堪稱世界之最,特別是對加味茶的飲用更有說辭。他們通常在茶中加入橘子、檸檬、玫瑰、鮮奶等,制成伯爵紅茶、薄荷茶、玫瑰紅茶、檸檬紅茶和奶茶,然后有滋有味地飲用。據認為,這可以中和茶中的堿,對胃有保護作用。喝茶是他們每天生活的重要內容,從早晨6點鐘的“床茶”、上午11時的“晨茶”、中飯后的“年飯茶”,到晚飯后的“晚飯茶”,每天最少也要喝三五杯。如果是休息日,下年5時是正式的品茶時間,那才能專心致志地喝出點名堂來。
茶作為藥物治病,是中醫的法寶,幾乎歷代醫籍中都有記載。新中國成立后編纂的《中藥大辭典》綜合了各家之說,總結出茶具有清頭目、除心煩、化痰、消食、利尿、解毒等六大功能,并專門用于對頭痛、目昏、嗜睡、心煩、口渴、食積、痰滯、瀉痢、瘧疾的治療。古方中馳名的如《赤水玄珠》中治風熱上攻、頭目昏痛的茶調散;《萬氏家藏方》中治各種喉癥的茶柏散;《圣濟總錄》中治霍亂后煩躁不安的姜茶散,治小便不通、臍下滿悶的海金沙散等。
現代研究認為,茶葉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茶堿、鞣酸,具有興奮神經、活躍思想、消除疲勞、擴張血管、增強毛細血管抵抗力、松弛平滑肌、利尿、收斂胃腸、抗菌、抗癌等作用。英國的研究人員說,堅持每天喝1杯或更多的茶,患心臟病的機會比喝其他飲料者減少44%;兩杯茶抗氧化作用的能力與4個蘋果、5個洋蔥、7個橙子、兩杯紅葡萄酒相等。美國的研究人員說,在對茶抗癌功能的研究中,已證明其具有抗癌作用,特別是對腸、胃、膀胱、皮膚等部位的癌癥效果最好。我國專家對茶的現代研究、運用更廣泛,其中對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急性胃腸炎、傷寒、急性傳染性肝炎、羊水過多癥、稻田皮炎、牙質過敏癥等的治療,已分別取得初步的、顯著的、或有突破性的效果。(溫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