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麗娜,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康復科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全科醫學臨床學系副主任,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針灸康復分會副會長。
由于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導致人們生活與工作節奏加快、緊張度增強,特別是腦力勞動者,很多人常常感覺疲倦、腰酸腿疼、稍一運動就累得厲害,平時睡得挺多卻不解乏,這種歇不過來的“累”,是病不是懶,得抓緊治,慢性疲勞綜合征在“坐班族”中十分多見。近年來該病發病率逐漸上升,且難以自愈,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五大問題之一。
與中醫“虛勞證”病機相似
慢性疲勞綜合征是一組以持久疲勞為特征,同時伴有記憶力障礙、骨骼肌疼痛、睡眠紊亂、乏力,嚴重時影響或喪失勞動力的綜合征。其主要特征是無法解釋的慢性虛弱性疲勞,疲勞的發生具有明確的開始并持續至少6個月,這種疲勞在休息或加強營養后仍不能被緩解。而且疲勞的出現導致了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明顯下降。該綜合征除慢性疲勞外,還伴隨一系列軀體癥狀,如咽痛、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大觸痛、肌肉疼痛、頭痛、無紅腫的多關節疼痛、運動后疲勞持續24小時以上;神經精神的癥狀,如記憶力減退或注意力不集中、睡眠紊亂等。
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病因和發病機制多與神經內分泌紊亂、免疫異常、生物因素、社會心理因素及遺傳因素相關,可通過補充維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的營養療法、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服用抗抑郁藥物及抗病毒藥物等方法治療。
慢性疲勞綜合征歸屬于中醫學的“虛勞”“郁證”“臟躁”等范疇,綜合來看,與虛勞更為接近。虛勞以五臟虛證為主要臨床表現,基本病機是臟腑虧損、氣血陰陽虛衰,久虛不復成勞。《素問·示從容論》:“四肢解墮,此脾精之不行也。”《金匱要略》中描述虛勞時:“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虛極亦為勞。”《丹溪心法·六郁》:“七情內起之郁,始而傷氣,繼必及血,終乃成勞。”
內外兼顧,效果顯著
根據對本病病因病機的認識,臨床上多從臟腑和氣血津液論治。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有中藥湯劑或中成藥、針灸、推拿、耳穴壓豆、拔罐等,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慢性疲勞綜合征,且多種治療方法可聯合使用。
中藥療法慢性疲勞綜合征涉及臟腑及表現證候較多。因氣血同源,陰陽互根,五臟相關,往往互相影響,由一虛而漸至多虛,由一臟而累及他臟,使證候趨于復雜,臨證必須有機聯系,方能靈活應用。治以養肺益氣、健脾養心、疏肝行氣、補腎滋陰為法。可用單味黃芪以補益肺氣。歸脾湯、柴胡桂枝湯、補中益氣湯、六味地黃丸是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較對癥的中藥成方。其中歸脾湯為治療思慮過度以致勞傷心脾,氣血兩虛之良方。六味地黃丸是滋補腎陰的經典方,可用于腰膝酸軟、頭暈耳鳴、手足心熱、遺精盜汗的腎陰虛證。柴胡桂枝湯既可通陽行氣理痹,緩解肌肉關節的疼痛,緩解疲勞癥狀,又可疏肝理氣解郁,振奮陽氣,對本病出現的神經精神癥狀起到調節作用,同時也能調和肝脾,和解少陽,理氣,緩解納差、嘔惡等。補中益氣湯從脾失健運致臟腑氣血失調方向論治,以益氣健脾、調理氣血,平衡臟腑陰陽。
針灸治療在針灸穴位選取方面,慢性疲勞綜合征的治療選穴主要以五臟背俞穴、百會、關元和足三里為主,再根據其病癥表現辨證選取其他穴位。背俞穴是臟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且流注于全身的樞紐,《素問·長刺節論》曰:“迫臟刺背,背俞也”。說明背俞穴在治療上均有臟腑特異性,可調節臟腑氣血,改善其功能。足三里可發揮健脾理胃、補益后天、調暢氣機的作用。百會安神定志,關元可培元固本,為保健要穴。若有失眠多夢、注意力不集中等神志癥狀,可選用內關、神門;情志不暢可加太沖、期門;腰膝酸軟等腎陰虛證可加太溪。同時,在灸法上有艾炷灸、懸起灸、溫針灸、督脈灸等多種選擇。
推拿治療推拿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臨床上可選手法與部位多樣,循經推拿可選取足太陽膀胱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及督脈等,采用?法、彈撥法和推法治療;頭部常用穴位主要有百會、印堂、神庭、風池等,采用指揉法可發揮清利頭目、安神定志之效;背部推拿選取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穴,如脾俞、心俞、肝俞、腎俞、腰陽關、命門,可有效調理人體臟腑功能,疏通經絡氣血。腹部可按壓推拿中脘、氣海、關元以益氣扶正。四肢部選取合谷、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一指禪結合指柔以疏經通絡、推行氣血、調和陰陽、祛邪扶正。
背部拔罐有溫經散寒、行氣活血、舒筋活絡、祛風除濕之功效,可選擇背部夾脊穴、背俞穴。也可在梅花針叩刺后留罐,以達活血化瘀、去瘀生新的功效,從而改善全身代謝狀態,使營衛流注暢通,消除疲勞。
耳穴壓豆選取心、脾、神門、三陰交、交感、內分泌等穴,每日用手按壓5~8次,以疼痛可以忍受為度。
中藥藥浴選用佩蘭、柴胡、炙黃芪、雞血藤、夜交藤、合歡皮、丹參,除頭頸部外全身浸浴。因洗浴范圍較大,浸洗時間較長,可影響全身毛竅及腠理,藥物吸收面積大,效果顯著,治療后全身可有舒適感,改善疲勞狀態。應注意水溫適宜,以皮膚發紅并全身發熱、微微出汗為宜,洗浴時間為20~40分鐘。
傳統功法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在慢性疲勞綜合征的防治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傳統功法以“天人相一、剛柔相濟”為原則,動靜結合,通過“調身”“調息”“調心”等自我鍛煉,調理人體陰陽,和調臟臟經絡,提高機能,緩解慢疲勞。
最后要強調的是,預防和改善慢性疲勞綜合征,應先從生活點滴入手。生活方式不健康者、精神壓力過大者、中老年人都是慢性疲勞綜合征的高發人群。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飲食習慣,勞逸結合,適當運動鍛煉,保持好心情,學會合理減壓,提高機體免疫力。(秦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