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的核心價值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化”是時下極為常用而頗多歧義的一個詞語,不同學科對于文化的概念有著不同的理解。《易》曰:“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有了文化,就可以變鄙俗為文明。這是中華民族對于文化的傳統理解,這一理解強調了文化的形式和功能,顯示了其“形而上”、“非物質”的特征。 中醫根植于中國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萌生、成長的土壤。中醫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中醫文化來源于“天人合一”的古老哲學思想,以陰陽五行作為生命和自然界的基本屬性,以取類比象的方法來認識生命運動的基本規律,是一種生命文化,是有關生命與疾病的認知文化。 對中醫文化的核心價值我們應當如何理解并傳承、保護?這已經不是一個說教的問題,而是事關國家利益,維護文化安全的戰略問題。我們認為,中醫文化的核心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中醫文化體現了文化多樣性的價值。科學無國界,文化有主體。文化為某個民族所認同,由這種文化而構成傳統,代代相傳。人們生活在這種傳統之中,延續著他們特有的文化和價值觀。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屬于自己的文化,每種文化都應受到同等的尊重和認可。正如《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形式多樣性公約》序言所指出的“文化多樣性創造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類有了更多的選擇,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價值觀,并因此成為各社區、各民族和各國可持續發展的一股主要推動力”。中醫在中華民族文化之中孕育發展出了包括天人合一、臟象、經絡、精神、氣血、藥物的自然屬性等獨特的生命觀和疾病觀,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生動體現。 其次,中醫文化蘊涵了寶貴的醫療思想價值。中醫以天人合一、順應自然為核心思想,在醫療思想和醫療行為中始終把人放在自然之中。中醫的養生保健、防病治病、處方制劑等均來源于自然,并順應自然。因效法自然而產生了對生命、疾病、方藥的認識,因順應自然而使這套認知與實踐體系傳之久遠,并與時俱進。這種人與自然和諧的醫療思想對于解決現今全球醫療衛生健康問題,以及在防治重大疾病、促進養生保健、減輕醫療負擔等方面,具有潛在的巨大價值。 第三,中醫文化具有十分可觀的商業價值。中醫學傳承數千年而至于今,蘊藏了大量可以被現代科學技術所發掘和利用的知識。當今社會,西方化學藥物研發成本日益高昂,為此開始轉向對傳統醫藥價值的挖掘。許多中醫古籍文獻中的智力成果被現代科技所利用,獲得了巨大的商業價值。但是,這種可利用的價值卻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人們,認為這就是中醫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我們有必要分清楚中醫的存在價值和可利用價值。近年來,對中醫藥傳統知識的不當開發、利益侵占的事件時有發生。如何有效保護中醫藥文化,日益成為維護國家文化和經濟安全的一項重要課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宗旨是尊重、保護傳統文化的價值和維護文化多樣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念適合中醫文化生存發展的需要。通過中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可以逐步提高公眾對于中醫文化核心價值的認識,并建立一套保護制度,實現對于中醫文化的尊重,承認價值、合理利用。(柳長華 顧漫 宋歌 田芙蓉 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研究所)能為我們帶來什么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特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正是為了保持人類文化多樣性的需要而提出的。從這一意義上來說,任何一個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既是民族的,也是人類的。因此,作為人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最重要的價值是存在的價值,其次是經濟的價值。某個非物質文化的存在取決于這個民族的傳承能力,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則可以被廣泛地利用。因此,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必然要顧及到這二種價值。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確定的法律概念。公約中旗幟鮮明地指出“全球化和社會變革進程,除了為各群體之間展開新的對話創造條件,但也不能容忍使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損壞、消失和破壞的嚴重威脅”。進而提出保護的宗旨是“保護、尊重、承認價值和提供國際援助”。這一宗旨基本上解決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存在價值的保護需求,也是國內一些學者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主要關注的、感興趣內容。但是,這樣一個保護宗旨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能否起到保護作用?
我國政府在積極地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以來,人們的認識在不斷提高,各地申報國家級保護名錄的熱情日漸高漲。但是,在這種熱情的背后,表現出二種趨向。一是為了保護,一是為了名利。單純的為了名利,將保護流于形式,甚至加速了遺產的消亡;但是,不考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也是不完整的保護。 看得出來,保護不可避免地關系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濟價值。但對于經濟價值的保護,一把“軟刀子”是無能為力的。因此,需要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延伸到某個遺產的經濟價值是當前必須要重視的。
由西方發達國家推動經濟全球化已成趨勢,然而經濟何以能夠全球化?是什么力量在推動?是科學技術嗎?不是。其實是“制度”,是源于西方的知識產權制度以及形形色色的標準。有了這樣的制度,發達國家便可以把他們的“知識”賣到世界各地。但對于“傳統知識”,這種制度起不到任何的保護作用。更為甚者,在這種制度的解釋下,傳統知識被強加上是“公知公用”的知識。一些人打著“創新”和發展“傳統知識”的旗號,事實上是在利用傳統知識。 傳統知識保護的討論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知識產權與遺傳資源、傳統知識和民間文藝政府間委員會,每半年召開一次會議,至今已經開過11次會議,沒有達成有實際意義的協議,傳統知識保護要想越過這道屏障是十分困難的。 我們面臨著如下的抉擇。一是現行知識產權制度不保護傳統知識,要想對這種來自西方的制度哪怕是做任何的修改都是十分困難的;二是把對傳統知識的保護寄托在專利等制度上,強調用技術創新來保護,任何人都可以任意使用,這不是我們的優勢;三是利用現代科技開發、利用傳統知識,并不能從根本上保護傳統知識,我們必須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從源頭上加以保護,對我們是有利的選擇。 幸運的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快速地在國際上達成共識。對于如何“保護”,《公約》指出要“采取措施,確保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命力,包括這種遺產各個方面的確認、立檔、研究、保存、保護、宣傳、承傳和振興”。這些保護的辦法似乎都不是強硬的措施,但是,我們為什么還要看重非物質文化遺產這種保護?原來,我們可以借助這種保護,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打造成一把“硬刀子”。
怎樣打造呢?最重要的方法是建立專門的保護制度。眼下,為了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尊重、承認價值和合理利用的目標,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法》正在起草中,這將是我們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和標準的依據。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既然是一種法律制度,就必須使之具有強硬的措施。如果不把它看作是與現行知識產權制度的一種對抗,至少也是補其先天之不足。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存價值和經濟價值的保護是相輔相成的,使保護者既能得到榮譽,也能得到經濟的補償,而建立翔實的保護名錄與制定相關標準是將保護落到實處的必要措施,否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將流為說教。 非遺保護大事記(一) 2003年10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十二屆大會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2004年8月 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我國正式加入《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2005年3月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5]18號)重要文件頒布,確立了“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工作指導方針。 2006年4月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傳統醫藥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成立,中醫申遺正式開始。 2006年5月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傳統醫藥列為第九大類,中醫生命與疾病認知方法等9個項目進入第一批名錄。 2007年6月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公布,路志正等29位傳統醫藥代表性傳承人入選。
2007年6月 我國第一個“文化遺產日”期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成都舉辦了傳統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社會反響強烈。展覽榮獲成都非遺節“太陽神鳥金獎”和文化部“文化遺產日獎”。 2008年6月 第二批和第一批擴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布,中醫養生等38項傳統醫藥項目列入名錄,在國家名錄中,傳統醫藥類項目增至47項。 2009年4月 《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重要文件頒布。 自然界和宇宙知識與實踐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與實踐主要是社區與自然環境互動中所形成的知識、訣竅、技能、實踐和表現形式。這些認識宇宙的方式通過語言、口頭傳統、對一個地方附帶的感情、記憶、靈性和世界觀來表達。這些對價值觀和信仰有強烈影響,并強調許多社會實踐和文化傳統。反過來,它們又被自然環境和社區更廣泛的世界所塑造。該領域包括許多方面如傳統生態智慧,土著知識,地方動植物知識,傳統治療體系,儀式,信仰,入會(拜師)儀式,宇宙學,薩滿教,附體儀式,社會組織,節慶,語言和可視藝術。 傳統知識與實踐居于社區文化和身份的核心地位,但由于全球化受到了嚴重威脅。即使傳統知識的某些方面如當地植物品種的醫療使用對于科學家和公司是有益的,許多傳統實踐仍在消失。城市化的加速與農業土地的緊張對社區的自然環境和他們的知識有顯著影響。清除土地可能導致森林的消失或對建設木材可替代資源的需求。氣候的變化,持續的毀林以及沙漠化的繼續擴大,不可避免地威脅到許多瀕危物種,并導致傳統技藝的衰退以及作為原材料的草藥減少和植物物種的消失。 保護世界觀或信仰體系比保護自然環境更具挑戰性。除了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外部挑戰外,許多窮困或邊緣的社區自身傾向接受一種遠離他們自己傳統與習俗的生活方式或經濟發展模式。 保護自然環境通常與保護社區的宇宙觀以及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緊密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