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的張女士近日因勞累導致頭頸部疼痛伴頭暈,到醫院骨科檢查頸椎,X線報告里除了描述頸椎曲度稍變直外,還提示她的寰樞椎關節不穩,醫生診斷為:寰樞椎不穩。她不太理解這種專業稱謂,心里感到很緊張,連連問這到底是怎么發生的?醫生給她做了一番解釋。
寰樞椎不穩又稱寰樞椎半脫位,是引起頸肩疼痛常見病之一,多發生于中青年人。可單獨發病,亦可與頸椎病相伴,從而加重病情。由于現代檢查手段不斷完善,臨床觀察發現,此病近年來發病率不斷上升,應引起人們重視。寰樞椎不穩發病原因一般以外傷因素多見,如扭傷、摔傷、運動傷、車禍傷等,暴力可急性損傷寰樞關節橫韌帶從而發生寰樞椎不穩。其次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退變,如頭頸部經常處于不良姿態,如長時間低頭看電腦、看手機、睡姿不正等,容易造成寰樞關節慢性勞損,使關節處橫韌帶受力不平衡,逐漸產生撕裂、水腫和松弛,使關節失去力學穩定性。由于寰樞椎處脊椎最高位置,加之是重要神經血管的生命通道,此處不穩不僅影響腦部血供,還影響頸椎旋轉活動,患者感覺脖子酸痛不能長時間支撐頭部,產生頭暈眼花癥狀,還可出現頭頸部疼痛和僵硬,轉動脖子不靈活等癥狀。
中醫療法效果好
此病中醫稱之為頸部傷筋,以手法治療為主,結合中藥、針灸、牽引療法,配合頸部練功。急性期治宜活血逐瘀、消腫止痛,內服七厘散、和營止痛湯或定痛和血湯加減,外敷消瘀止痛膏或雙柏散,手法采用理筋手法,理順筋絡、解痙止痛,還可持續佩戴頸托保護一個月,佩戴頸托對傷筋愈合十分重要。
急性傷筋如延誤診治,可變成慢性傷筋。對于慢性傷筋者,治宜舒筋通絡、活血養血。除了繼續推拿手法治療外,還可采用坐位或臥位枕頜帶做頸椎牽引,每次30分鐘,每日1~2次。中藥內服強筋丸、正骨紫金丹、小活絡丹等,每天堅持進行頸項功能鍛煉,并配合自我按摩,治療效果較好,完全不必背上心理包袱。
不可忽視預防
如何預防寰樞椎不穩?一是低頭族、手機族要避免頸部處于不良姿勢,常抬抬頭、轉轉脖子,做頭后伸動作;二是注重頸部保暖,避免受風寒,以防痹阻經脈,氣滯血瘀,誘發或加重病情;三是加強頸部肌肉功能鍛煉,可以增強頸肌力量,增加頸椎穩定性。
這里介紹一種自我鍛煉方法:雙手抱住頭側后部,努力做向后伸頸動作,同時,做頸部向左右的抗阻訓練,每日3~4次,每次15~20個。此外,還要小心頭頸部外傷如扭傷、摔傷、體育運動傷、車禍傷等,如頸部損傷疼痛,轉脖子困難,要及時到醫院診治,以防寰樞椎不穩漏診。
寰樞椎不穩臨床除有頸痛活動功能障礙外,久病者有斜頸表現。所以長期頸椎不好者,如果按頸椎病治療效果不佳,亦應及時到醫院專門做個頸椎CT檢查,明確診斷,給予正確處理。(郭仲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