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理論是中華民族文化瑰寶,傳承上下5000年。《本草綱目》、《傷寒雜病論》、《千金方》等一直被奉為“醫學藥典”。
隨著西醫學理論盛行,大眾對中藥質疑聲越來越大。
部分“中醫黑”認為,中藥藥方成分含量存疑,且缺乏臨床試驗證明,相當于拿人體當“小白鼠”,有“死馬當活馬醫”嫌疑,對人體健康有益無害。
部分人群則認為,中藥經過中華上下5000年歷史沉淀,凝結千百年實踐精華,足以證明其療效;且中藥大多由草本植物構成,藥性溫和,有進補功效。
中藥承載著我們與生俱來的民族信任感,其在中老年養生人群中備受歡迎。
但是,中醫學理論不能跟風盲從,要從實際出發。
長期喝中藥,對身體有什么影響?
【相關案例】
河南張大爺今年60歲,年初剛剛退休。沒有工作壓力,其生活變得異常愜意,喝茶看書,侍弄花草,含飴弄孫,悠閑自得。
后來張大爺迷上中藥,買了幾本中醫學理論書籍,每天翻來覆去地看。都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幾本書讀下來,張大爺感覺自己當半個中醫綽綽有余。
大概心理原因作祟,張大爺總覺得身體不好,吃不好睡不香,于是給自己把脈,認為是腎臟出現問題。
在中醫理論支持下,他自信滿滿,購買大量滋陰補腎中藥,開啟中藥養生補腎日常。
然而好景不長,張大爺患上慢性腎損傷、藥物性肝炎住進醫院,醫生診斷該病因長期喝中藥導致。
一時間人心惶惶,不少人發出疑問三連:長期喝中藥,真能中毒?中藥對人體傷害大嗎?中藥還能喝嗎?
常喝中藥真能中毒嗎?由什么原因引起?
俗語有言:”是藥三分毒“,中藥也不例外。
“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中藥成分雖多為草本植物,藥性溫和,但物極必反,過量服用中藥,藥物劑量在體內大幅增加,無毒也能變有毒。
中藥中毒多表現為腎臟損傷、藥物性肝炎、胃腸功能異常等,主要原因有3點:
1、藥物毒性
中藥有利有弊,用得好是“救命良藥”,用不好是“致命毒藥”。
很多人認為,中草藥跟瓜果蔬菜一樣,都是草本,是“天地精華”,安全無害。其實不然,草本植物內含復雜化學成分,采集儲存、服用方法、加工方法等均可影響其藥物毒性含量。
比如何首烏,它是“禿頭人群”心頭寶,但生食何首烏,會導致肝中毒,甚至死亡。中醫臨床往往以其提取物入藥,并且要嚴格控量。
2、劑量有誤
你是否經常在網上遇到“養生大師”、“中藥大拿”?實際上,此類人大多不靠譜,屬于“半吊子”水平。他們所出售藥方,缺乏臨床試驗證據,藥物劑量、配置過程、炮制工藝存疑。此類中藥買回家,很容易吃出病。
3、服用方法錯誤
民間普遍認為,中藥溫和養生,吃不出大毛病。部分群眾身體有些小毛病,會自發去藥店購買中藥、中成藥熬制服用。
此類行為,缺乏專業醫師執導,藥物熬制劑量、服藥療程均不明確,長期服用,肝臟、腎臟等代謝器官負擔加重,有肝臟損傷風險。
中藥還能喝嗎?喝中藥有什么禁忌?
中藥當然可以喝,但前提是不能自行服藥,必須有專業醫生指導,謹遵醫囑,嚴格明確熬制劑量、熬制方法、服用療程等。
此外,服用中藥也有禁忌:
1、忌油膩
少吃高脂肪類食物,此類食物熱量高,不易消化。中藥服用期間,腸胃功能負擔加重,油膩食物無疑“雪上加霜”。
2、忌辛辣
辛辣刺激類食物,如生姜、蔥、大蒜等食物,與中藥同食,會消解藥性。
3、忌生冷海鮮
海鮮多為“發物”,與中藥成分相克,會阻礙藥性發揮作用。
結語:中藥“治本”,對部分疾病有顯著療效。但不適宜健康人群養生服用,長期如此,毒副作用加劇,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