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受新藥典準入門檻提高、人們對中藥認可度提升等利好因素影響,全國中藥價格在長期低迷后出現了大幅度普漲。
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湖北長江醫藥集團主動“走出去”,遠赴寧夏固原打造10萬畝規范化種植基地,并投資建設大健康產業園開展中成藥加工生產、銷售物流等業務,既降本增效,又提檔升級。
3月2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獲悉,長江醫藥寧夏大健康產業園即將于今年5月正式投產,有望成為中國西北區域重要的藥材集散中心。
得原料者得天下
3月2日下午,在位于武漢市武昌區的長江大藥房彭劉楊路店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這里各類中藥材琳瑯滿目,擺滿了一整墻,前來購藥的患者絡繹不絕。
湖北長江大藥房連鎖總經理趙玲介紹,該店在售的中藥品種達400余個。其中,熱銷的黃連零售價為2.8元/10克,肉蓯蓉2.8元/10克,羅漢果3元/個。三者的采購成本比2020年翻了一倍,還有郁金、馬錢子、澤瀉、白前等,有的價格甚至漲了三倍。“如今全國中醫藥市場甚至有了‘得原料者得天下’的說法。”
“好的中藥,好藥材是前提。”長江醫藥黨委書記、董事長羅明表示,中藥材貫穿于中藥的研發、生產、臨床整個過程中,中藥現代化建設要想取得突破性進展,就必須做好中藥材的規范化種植。
早在2015年,長江醫藥就在我省十堰、荊州等多地大力發展中藥材訂單種植,規范化種植基地達到了5萬畝。這種“公司出資金、出技術、保底收購”的模式,不僅為長江醫藥公司降低了采購成本、提升了企業競爭力,也有效拉動了貧困地區的農戶增收脫貧,先后被國務院扶貧辦、證監會等多部門點贊和推廣。
面對新一輪原材料價格上漲,長江醫藥首次走出湖北,前往國內道地藥材主產區——寧夏固原落戶。2022年1月,長江醫藥在固原啟動了GAP標準化中藥材種植基地簽約,計劃逐步與固原市及其周邊優質中藥材種植企業合作開展10萬畝訂單農業項目,成功將規范化種植基地規模在原有基礎上擴容了兩倍,躋身國內第一梯隊。
提前簽下1.5億元訂單
實現“源頭直采”的同時,長江醫藥還在固原同步打造了一座集中成藥及中藥飲片加工生產、交易銷售、物流配送于一體的大健康產業園。
該項目于2020年底簽約,2021年3月落地建設,五年計劃總投入13億元。2日,產業園項目發展部負責人王浩介紹,目前,一期2萬平方米的標準化GMP制藥車間已經建成,所有生產設備均已進場,正在組織安裝調試,今年5月即可順利投產。一期項目可年產普通中藥飲片、精制飲片、粉劑和凍干飲片5000噸,產值4至5億元,今年可新增凈利潤6000萬元。此外,一座占地1萬平方米的中藥材交易中心,還將輻射周邊陜甘寧青等300—500公里范圍內的西北中藥市場。
王浩介紹,得益于長江醫藥集團集中成藥生產、中藥飲片加工、規范化種植、醫藥物流、連鎖藥店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優勢,新產業園雖未正式投產,就已與國藥集團旗下藥材飲片公司等6家客戶簽訂了1.5億元的訂購協議。
創新研發“凍干”中藥飲片
寧夏固原大健康產業園總經理楊正輝介紹,該產業園里還有一大亮點,就是一條投資近1000萬元的凍干技術設備生產線。
他介紹,凍干是一種中藥材的處理手法,相較于傳統晾曬、烘干、煮干手藝,凍干是在低溫、真空環境下進行的,因此,藥品揮發性成分損失小,水溶性極好。而且,由于脫水率高,便于長途運輸,在保持藥品性狀的同時,也提高了穩定性。
以前,因使用成本較高,凍干技術一般僅用于道地藥材中的高端品種,不會用于普通中藥飲片的生產加工。如今,隨著新版《中國藥典》大幅提高對中藥飲片的質量要求,尤其加強了對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控制要求,“使用凍干技術,可以有效提升藥材品質,順利達標。”
于是,長江醫藥研發團隊與成都一生物企業聯合開展了凍干飲片技術的研發工作,前期已經完成對枸杞、天麻、三七、鐵皮石斛、肉蓯蓉等中藥材的應用研發。隨著寧夏產業園的投產,凍干技術將首先應用于寧夏枸杞,開展試生產,將來還會逐步擴大至其他品種。
羅明表示,投入凍干生產線,從短期來看增加了企業成本,但長遠來看,滿足了未來市場需求,構筑了企業技術“護城河”,實際上是搶占了市場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