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傳統儒家思想核心要義為仁、義、禮、智、信等,在長期發展中,醫者受其影響,形成了“醫乃仁術”的價值觀。許多醫家以此為行醫宗旨,為后世留下許多佳話。
唐代孫思邈:以命為貴開棺救人
唐代“藥王”孫思邈留下了“人命至重,有貴千金”的名言,他切實踐行格言,說到做到,“開棺救人”的故事即是其一。
據傳,一天孫思邈在路上遇到有人出殯,他注意到有血從棺材里流出,經詢問得知,“死者”系一女性,因難產而“死亡”,此時剛入殮不久,孫思邈根據新鮮的血跡判斷此人還有救,就讓抬棺的人停下,隨即開棺檢查。通過切脈,孫思邈發現女子脈搏還有微弱跳動,便在其身上選穴位進行針刺。隨后女子慢慢睜開了眼睛,并最終誕下一男嬰。孫思邈一下救了兩條性命,大家驚嘆其為神醫。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如果不是以人命為貴,是很難有勇氣在眾目睽睽之下開棺救人的。
宋代何澄:不趁人危德高醫精
北宋徽宗宣和年間,何澄德高醫精,聞名鄉里。一天,一位婦人來家中相求,說夫婿因求功名用功過度日久患病,但家里貧困沒有及時醫治,而終成疾,希望何澄能給予救治,如能治好愿以身相謝。何澄拒絕了女子以身相報的說辭,一心赴救。他來到女子家中,見一位面黃肌瘦的讀書人躺在床上,便一邊為其按脈一邊詢問病情。在分析清楚病因病機后,給予患者對癥下藥,不久便治好了讀書人的病。女子來到何澄家中表示感謝,愧疚地說家產已典賣一空,實在無力支付醫藥費用,愿兌現先前諾言,被何澄厲言拒絕。何澄說,人做事,天在看,自己為病家治病是應該的,如有非分之想,就算沒有人來懲罰,也必有鬼神對我問罪。女子羞愧而去,何澄因此更加名聞鄉里。
元代葛可久:尊重同行拒要財物
朱丹溪與葛可久是元朝兩大名醫,雖為同行但他們并未相輕,反而聯手為患者治病。浙江有一大戶人家的小姐患癆瘵病(肺結核),其家出高價尋醫診治。經過名醫朱丹溪的治療,病情大有好轉,但小姐面頰紅暈斑點始終難消。朱丹溪坦陳自己無力為治,便推薦了蘇州名醫葛可久。病家帶著朱丹溪的信到蘇州尋葛可久。葛可久見信后,隨病家來到浙江,見過小姐后,葛可久屏退他人,只留下小姐母親及奶媽,說為小姐治病需要針刺乳房的穴位。小姐尚未婚配,再加上這種手法鮮有聽聞,主人十分為難,但為了給小姐治病,家人最終還是同意了。經過葛可久針刺治療,患者臉頰上的紅暈斑點終于消失。主人厚禮相謝,葛可久將功勞推給朱丹溪,說朱丹溪醫術高超,已經將患者的病基本治好了,自己只是扎了幾針而已,病人痊愈就是最好的報答,哪能貪求別人之功和錢財呢。
明朝范彬:既有善藝又有仁心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一些急危重癥如不能及時救治,患者就會有死亡的危險,此時有德之醫便以病為急而不以他事為要。明朝有位名叫范彬的御醫,在他身上有一個“拒貴救民”的故事。一日有人叩門甚急,范彬感覺有危重患者上門求治,一邊做準備一邊讓家人開門。開門后,求助者說其妻因生孩子“血崩如注”,請他趕緊前去救治。范彬剛要出門,對他有知遇之恩的陳英王也差人來請他,說宮里“貴人有發寒熱者,召公看之”。范彬判斷貴妃的病短時間內不至于死亡,不會有太大危險,那位“血崩如注”的女子更加危險,就先去那位婦人家為其診治,然后才去宮中給貴妃治病。陳英王本想訓斥范彬,但了解實情后不但沒有訓斥,還夸他“汝真良醫,既有善藝,又有仁心,以恤我赤子,誠符吾望也”。
清代王霈:誠實守信愛惜名譽
清代山東有位名醫王霈,經好友孫蘭田介紹認識了當時的內閣中書劉曉山,兩人性格相近,便成好友。一次,劉曉山夫人患病,屢醫無效,便請王霈診治。王霈判斷此病為中書夫人懷孕后亂吃補藥所致,就令其服解毒安胎之藥,果然見效,后產下一男嬰。劉曉山為表示感謝,有意舉薦王霈任縣令,但王霈無意為官,拒絕不下就做了魚臺縣訓導,為讀書人做了不少實事。王霈為官清廉,很少積蓄,告老還鄉后入不敷出便重操舊業,施醫賣藥,以此糊口。王霈發現有伙計對病家屢有訛詐,怕壞了自己名譽,就把藥鋪關閉,從此只看病不賣藥,盡顯醫家誠實本色和信義擔當。
“醫者仁心”短短四字,表明了醫者的換位思考和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是歷代醫家行醫宗旨及職業操守,值得后世為醫者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