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印發《山東省“十四五”鄉村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壯大特色產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養,開發特色食品,保護傳統工藝,傳承鄉土文化,做精鄉土特色產業,并將中藥材產業列入其中。
山東是中藥材資源大省,擁有中藥材資源1500余種,全省中藥材種植品種達到110個,種植面積超380萬畝,擁有魯西南中藥材優勢區、魯中山區中藥材優勢區和膠東半島中藥材優勢區。培育形成了北沙參、金銀花、玫瑰花、丹參、黃芩、西洋參、桔梗等知名道地中藥材品種,金銀花種植面積占全國種植面積的60%以上,農業總產值約200億元。
基于上述情況,通過綜合考慮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市場需求等因素,深化區域產業發展定位,《規劃》將中藥材產業定為特色產業加以發展壯大、做大做強,并作出具體工作部署。
《規劃》提出,在濰坊、泰安、威海、臨沂、菏澤等地,重點發展丹參、黃精、西洋參、金銀花、丹皮等中藥材,落實品種馴化、輪作等生產規程,提高產品品質和藥效。推進種子種苗育繁推體系建設,推廣綠色生態栽培技術、關鍵環節機械化作業、標準化產地加工技術。制定完善省級道地藥材商品規格等級標準,提高采收、凈選、切制、干燥、保鮮、包裝、儲藏能力,鼓勵發展中藥飲片生產。針對金銀花、丹參、西洋參、銀杏、山楂、柏子仁、黃精、玫瑰、麥冬、丹皮等藥食同源類品種,開發生產功能飲料、功能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化妝品等系列產品。探索開展非藥用部位和生產加工邊角料綜合開發利用,提高整體經濟效益。依托中藥材基地,建設發展集觀賞、體驗、康養為一體的百花園、百草園、養生園等新型業態。
為推進加工業轉型升級,《規劃》明確,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技術集成科研基地,開展果品、蔬菜、茶葉、食用菌、中藥材和水產品等營養功能成分提取技術研究,開發營養均衡、養生保健、藥食同源的加工食品。加強技術攻關,以食用、保健、藥用和工業應用為方向,發展鐵皮石斛、菊花等精深加工,提高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