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醫史廳,有一件外形像蝸牛一樣的展品,這就是館內收藏的清代石藥碾。它長140厘米,寬42厘米,高32厘米,碾輪直徑42厘米,厚14厘米,帶架高128厘米。使用的時候,需握住“蝸牛觸手”向它的身體端推拉,石頭做的“蝸牛身體”就會在下面的石頭“房子”里來回滾動。在推拉過程中,將藥材充分研磨。
根據尺寸及使用方式不同,古代藥碾有以下四種規格:
小藥碾(長度小于40厘米):使用時手推研磨,是最常見的藥碾,適用于少量藥材的破碎,多配合打方(按方抓藥)使用,如人參研末。常放置在藥鋪的柜臺上。
中藥碾(長度40~80厘米):使用時腳蹬研磨,藥鋪必備的藥碾型號,適用于日常補斗(因百子柜多是一屜三斗或一屜兩斗,所以補充藥材被稱為補斗)使用。其使用時,需要碾藥人員坐著凳子,多被放在藥鋪一隅。
大藥碾(長度80~100厘米):使用時用腳踩研磨,配合墻上的把手,使用時如“腳下生風”,適用于制作膏方或者成藥時大量藥材的破碎,前店后廠的藥鋪碾子房中可見。
超大藥碾(長度100厘米以上):使用時推拉研磨,碾輪被改造固定,多有省力的結構,適用于產量化生產。
在漢唐醫藥文獻中,對藥碾的記載較少,遠不如杵臼、乳缽使用普遍。因藥碾容量大,適于碾磨粉碎的藥物種類較多,又省時省力,所以宋代以后,藥碾在方藥著作中出現日頻。明代文獻中,將藥碾列為藥室必備器具。至清代,藥碾的使用更為普遍。
除了這款超大規格的清代石藥碾,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藥博物館還收藏有清代青花瓷藥碾、清代瓷藥碾和民國鐵藥碾。其中,清代青花瓷藥碾長34.5厘米,寬7.5厘米,高6厘米,槽深3.1厘米,規格為小藥碾。清代瓷藥碾長26厘米,高8厘米,寬7.5厘米,規格為小藥碾。民國鐵藥碾長57厘米,寬14厘米,高14厘米,碾輪直徑24厘米,規格為中藥碾。
除了石藥碾、鐵藥碾,古代還有瓷藥碾、黃釉瓷藥碾、青花瓷藥碾、漢白玉藥碾、銅藥碾等多種材質制成的藥碾。這些藥碾在使用時各有所長。
首都博物館收藏有東晉時期的黃釉瓷藥碾,為侯寶璋先生在香港回購后捐獻。黃釉瓷藥碾長31.8厘米,寬7.5厘米,高6.2厘米,深3.6厘米,規格為小藥碾。呈長條槽形,平折沿,槽兩頭窄淺,腰部有凹槽,平底。胎質灰白,兩面施黃綠色釉,施釉不到底,釉邊緣不規則。槽中置灰陶質碾輪和灰陶質鉞形碾缽各一。碾輪為扁圓形,中間微鼓,有一圓孔用以安裝木手柄。
河北省晉州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收藏有唐代漢白玉藥碾,長26.5厘米,寬5.5厘米,高8厘米,糟深2厘米,由碾槽、碾輪、碾蓋三部分組成,為小藥碾。碾槽上端三面開出燕尾槽,以供碾蓋推進拉出。正背端面上分別雕飾三角、網格、回字、門鎖等花紋圖案。碾槽與長方形基座合雕而成,基座正、背兩面均雕壺門圖案。碾蓋中間立雕云頭鈕,鈕上及其周圍刻以束帶、花卉紋飾。碾輪中央微鼓呈扁圓形,中心一圓孔,孔周圍有連珠紋和蒂紋淺浮雕。使用時可在圓孔中插入一圓棒,使之成為一體,兩手轉動圓棒時,碾輪隨之在碾糟中轉動,用以粉碎藥物。碾槽上沿的三面,又圍成一梯形槽,并配有三側面為梯形的蓋,碾完藥后可將蓋從另一端沿梯形糟推入,保持碾槽內清潔。
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一具清代太醫使用過的銅藥碾。其長26厘米,寬9.1厘米,高8.1厘米,槽深4厘米,規格屬小藥碾。
“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藥材破碎工作繁重,藥碾的使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解放了碾藥人員的雙手。
無論是藥房中仍運作的藥碾,還是展館內靜待觀摩的展品,藥碾已然被視為中藥加工炮制的一個象征。大大小小的藥碾就像一艘艘小船,載醫載藥,在碾藥聲中,幫助人們擺脫疾病的旋渦,遠離疫病的暗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