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叔微(1079年—1154年),字知可,號白沙,又號近泉,宋代真州(今江蘇儀征)人,一說毗陵(今江蘇武進)人。約生于北宋元豐三年(1080年),卒于南宋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許叔微是研究和活用《傷寒論》之大家、經方派創始人之一,曾任徽州、杭州府學教授、集賢院學士,后世多以“許學士”稱之。
許叔微少年時期就失去父母,成為孤兒。他在《普濟本事方》自序中曰:“予年十一,連遭家禍,父以時疫,母以氣中,百日之間,并失怙恃,痛念里無良醫,束手待盡,及長成人,刻意方書,誓欲以救物為心!”治病救人,成為他學醫的初心。自此,他“篤志經史,尤邃于醫”。
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開始,宋代統治者重視文官治國,積極培養和選拔文士。大量培養文士促進了科學文化的發展。加之對醫學的重視,形成了儒醫階層,習醫、談醫、行醫蔚然成風。同時代的范仲淹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許叔微正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從文士走上了從醫之路,并成為宋代“醫儒合一”的代表人物。
北宋大觀二年,許叔微29歲,寓徽州,游學歙邑,用白附子散治愈頭痛患者。政和二年,許叔微33歲,參加京試未中,但給權臣蔡京診了病。他只開了一劑藥,蔡京服后第二天痊愈,“大喜,欲官之”。但許叔微并沒有接受,毅然辭別京城。許叔微繼續究心醫術,殫精方技,診務日漸繁忙,真州方圓數百里的患者咸來求治,他“無問貴賤,雖曛夜風雨,有以疾告,輒束缊笠屐往,所治輒應手愈,……始終不索酬,志在濟人而已,人咸德之”。
書中記載,“建炎初,(真州)兵后大疫,叔微親行里巷治療,所活甚多”“不以貧賤,家至戶到,察脈觀色,給藥付之。其間有無歸者,某輿置于家,親為療治”。此時,許叔微已年近五旬,他一生中經歷了戰亂和動蕩,在他看來,“醫之道大矣。可以養生,可以全身,可以盡年,可以利天下與來世,是非淺識者所能為也。”
在苦難時代,許叔微把心中悲痛化為拯救眾生的志愿:“予既以救物為心,予而不求其報。”《欽定四庫全書》子部五《類證普濟本事方》提要也有記載:“凡有病者,診后與藥,不取其直。晚歲取平生已試之方,并記其事實,以為本事方。”許叔微這種不計報酬、不取分文的崇高醫德,充分體現了一代名醫精誠治學、濟世救人的風骨。
1132年,許叔微53歲,考中進士。許叔微在朝為官的十余年里,始終不忘鉆研醫學。1143年,許叔微64歲,他辭官歸隱,遷居無錫太湖北岸,筑“梅梁小隱”,潛心醫學。
許叔微曾為抗金名將韓世忠診病配方,韓世忠十分欽佩他的高明醫術,親題“名醫進士”的匾額相贈。由于醫德高尚、醫術高超,老百姓稱許叔微為“神醫”。為弘揚和普及張仲景的學術思想,培植后學,許叔微在梅梁小隱里為老百姓診病的同時,還開始整理自己的著作。先后有《傷寒百證歌》《傷寒發微論》《傷寒九十論》《普濟本事方》《普濟本事方后集》傳世。另著《活法》《辨類》《仲景脈法三十六圖》等書,可惜現已散佚。他苦心編撰并成書于1149年的《類證普濟本事方續集》十卷,又名《續本事方》,書中所載方廣為傳播,遠至日本等國。
許叔微認為,鉆研醫道比圖名利、賺千金還重要。他著書立學,用自己的一生踐行醫者初心,并用自己每一個醫案詮釋著“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