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有多難喝,喝中藥的人大部分都體驗過:黑色的湯、黃色的湯、紅褐色的湯,看起來就沒有喝下去的欲望,可是為了治病,又不得不喝。
捏著鼻子,屏住呼吸,想一口悶下去,可是舌頭的味蕾卻不難掩蓋。
舌頭接觸到湯液,酸的味道、辛辣的味道、苦的味道、咸的味道,甚至各種味道混合著,蜂擁而至,刺激著舌頭、倒沖鼻腔、上頂大腦。
好不容易往下流了一點,但是藥液還沒有下咽,剛到嗓子,可是不適的感覺已經刺激到胃和膈肌。“呃”的一聲,苦藥湯子,洶涌而上,沖出口腔。前面的努力可是白白浪費了。
堅強一點的,或者藥液好喝一點的,硬逼著藥液通過重重關口,終于咽了下去,任務完成。
可是中藥那股邪味,還留在咽喉,回味悠長,繞咽三小時。
中藥難喝,難就難在中藥很少有甜味的,但是人類的味蕾卻是趨甜避苦。
中藥難喝,卻還得忍著,因為老一輩人會告訴你:良藥苦口。
加糖、加蜂蜜吧,加少了,蓋不住中藥的苦味和各種邪味;加多了,又怕血糖飆升。
實在是兩難。
那有沒有辦法讓中藥變得好喝一點呢,至少別那么難喝?
有,在臨床上,除了根據病情開藥,我一般都會加上一味“甜葉菊”,而且量也不用太大,幾克就行。
一般的中藥湯液因為加上甜葉菊,都會變得好喝起來,至少會蓋住部分原來中藥的苦味和邪味。
很多小患者更是怕苦,看到黑黑的中藥都會本能地躲著。很多家長給孩子拿上中藥之后,因為孩子難以下咽,很多中藥最后都會扔掉。
但是加上少量甜葉菊后,很多孩子在家長耐心地勸說下,慢慢嘗試后,也會接受。
一次閨女發高燒,貼藥、吃西藥遲遲不好,只能寄希望于中藥。
自己家的孩子自己了解,有連翹的中藥她肯定是喝不下的,甜葉菊上吧。
第一次喝中藥,不了解這是什么玩意的閨女只看著,就是不喝。
媽媽在旁邊勸著:“媽媽剛才給你嘗過了,一點都不苦,你可以試試。”
閨女小心試著,再三確定確實沒那么苦,然后才咕咚咕咚地喝下去。
對于甜葉菊,我也嘗過。第一次嘗試的時候,抓了一大把,放進杯中用水沖開。結果喝第一口的時候差點沒吐出來,太甜了!甜到齁嗓子!就像小時候吃了很多粒糖精一樣甜。
下次再喝的時候,有經驗了,只抓幾片葉子就行,可不敢再放多了。
甜葉菊雖然甜,但是它含的熱量并不高,糖尿病病人也可以服用。
而且研究人員還發現,“志愿者16人服用甜葉菊葉水提物3d后,對葡萄糖的耐受性提高,血糖水平明顯下降”(《中華本草》)。
《新華本草綱要》中也提到,甜葉菊“有降低血糖和降血壓作用”。
甜葉菊味甘,性平,可以應用到大部分中藥湯液中,不會影響中藥效果。
味道好,而且副作用還小,中藥湯劑因為加入甜葉菊變得好喝,很多人應該不會再那么害怕中藥湯劑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