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兩種中醫,一種是真中醫,另一種是假中醫。二者都能處方,那么,二者有何區別呢?我在臨床上觀察到,區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則,真中醫的處方特點
真中醫一定是懂得辨證論治,知道“天人合一”和整體觀,其實,真中醫的處方一定是因證用方,方隨證變。即使有時也會有隨癥用方,但整體來說,是以證為主,參考癥狀的。
真中醫的藥方一定是精簡的,而絕不是撒網捕魚式的大處方。系統論有一個“不相容原理”:“一個系統的復雜性增大時,我們使它精確的能力必將減少,在達到一定的閾值以上時,復雜性和精確性將互相排斥。”這個原理亦可用于臨床處方。為了提高臨床療效,用藥一定要精簡,若撒網捕魚式地用藥,或能取效,但藥力已減。遠不如精簡藥味,用足藥量。
隋唐醫家許胤宗治病如神,他說:“今人不能別脈,莫識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藥味。譬之于獵,未知兔所,多發人馬,空地遮圍,或冀一人偶然逢也。如此療疾,不亦疏乎!”這話說的非常中肯透徹,對于今時中醫人來說,無異于腦中金針。醫之取效,首在精確辨證,次在精簡藥方,而絕不在多用藥味,漫天撒網!
《黃帝內經》有言:“治有緩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也就是說,君藥(主藥)加臣藥(輔藥)共三味的,為小方;君藥、臣藥,再加上佐使藥共十三味的,為大方。
醫圣張仲景用方用藥,大致以用3-7味藥者為多,很少超出10味者(唯有丸方薯蕷丸用21味,鱉甲煎丸用23味,其他則全是小方)。
據陳壽《三國志華佗傳》記載,華佗用藥“不過數種”,可見其處方也很簡潔。
真中醫的藥方往往一劑知,數劑已。若動不動就開數十付藥,顯然,屬于濫用中藥。試看歷代醫家的醫案,其療效往往極高,不少都有覆杯即愈的效果。
二則,假中醫的處方特點
假中醫不管辨證,只管按中藥成分開藥。只要是藥中含某種成分,該成分能某每種病的,即用其藥。
十多年前我在廣西某學院專家門診工作時,該院有一個老中醫,本來是學中藥藥理出身的地,但喜歡臨床。他的處方用藥與辨證完全無關,而是依照中藥的成分來對病處方。如此行醫,我覺得非常不可思議。
在臨床上我經常會遇到一些病人拿著他醫的大處方來診。大體說來,凡是所開處方既大而雜且貴的,往往屬于假中醫的處方。
從歷史上來看,數千年來老祖宗留下的成千上萬首處方,這些處方基本上都有一個原則,即精而小,用藥味并不太多。今時臨床所見,不少中醫人所開的處方實在是太大了,動不動就16味,甚至二三十味以上。試想,如此大的處方,到底能治什么病呢?
葉天士攻擊其時諸醫說:“近之醫者,茫無定識,假兼備以幸中,借和平以藏拙。”此話用于今時亦不為過。就臨床所見的這些大處方而言,往往諸法兼備,諸藥雜投,估計是臨證游移,胸無定見,只好漫天撒網,冀能偶獲一效。如此用方用藥,既浪費,又傷正氣,殊不可取。
今天來診一位病人,自述曾去北京某大醫院治療乳腺病。看診時從其手機中弄出一個處方給我看,告訴我說,醫生要求先服30天。我細看其方,洋洋灑灑18味藥,藥味駁雜之極,完全看不出一個完整時方或經方的影子。我問,這是什么醫生開的藥方?病人答曰:給我開刀的醫生開的。我聽了大吃一驚。醫生既管開刀,還管開方,這兩種業務都精,顯然不可思議。問及療效,病人說,吃了一陣子了,沒見到效果。再診病人脈象,明顯是氣血不足,當先扶正以固本其。但病人所服的藥方都全是攻逐腫瘤的,根本沒有養正的。如此吃藥,估計病人會越吃越虛!
假中醫處方往往對病或對病用方用藥,而不考慮辨證。為什么?我的理解是,因為不懂。辨證太難學,而辨病極容易。為什么不用現成的經方或時方,而要自己組合藥物呢?我的理解是,因為記不住,遠不如現湊省事。至于這樣的藥方會不會傷損正氣,估計假中醫壓根就沒有考慮過。
顯然,假中醫的藥方往往不是精確的,屬于大概湊合之類。反正也吃不死人,多吃幾付再說吧。如此處方,害人害己,實在不應該!
我在臨床上觀察到,不少中醫人的處方都偏于太大了。我的觀點是,不管治什么疾病,最多不要超過13味。因為13味已經屬于《內經》的大方之列了。
至于動不動就十五味中藥以上,甚至多則三十味以上,這根本就不是開方治病,這是想賣藥騙錢!
作為一個真中醫,藥味當少而精,這樣才能達到最高的療效。我的臨床體會是,藥味越精,療效越高。若藥味錯雜,往往會導致整張處方藥物作用相互抵消,無法發揮臨床療效,不唯無益于病,亦且有害于身。
有學者認為:“但凡正宗的中醫,處方都有嚴格要求,不管什么重大疾病,開具處方一般不得超過七味中藥。”我的理解是,七味有些過于限制了。試想,一個小柴胡湯就是七味藥,若再加減化裁,可能就稍大些。
但不管如何,大方不可取。其一,大方太貴,貴的不見得是對的;其二,大方往往味道不佳。作為一個好中醫,必須考慮處方煎熬后的中藥口味;其三,大方藥效往往不高。
今時不少中醫人也想治好病,也愿意幫助病人省些錢,但仍是開大方。我的理解是,因為其治病時心中沒底,辨證不明,沒有什么把握,希望通過多開些藥味去追求更高的療效。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了。
真中醫在處方治病時,一定會堅守陰陽大道,處處彰顯處方 的君臣佐使引以及五行生克之法則。我的觀點是,若亂開大方,除了心術不正想謀財外,基本都是術業不精中醫。
當然,不是說一定要用小方。大方該用還是要用的。仲景也有20多味的藥方,藥王孫思邈的藥方也多有大方。我的觀點是,對于具體的病人和具體的病證,該用大方還是要用的。作為病人,不必過于糾結為什么從來不開大方的醫生給自己開的卻是大方,關鍵是療效。我的體會是,病機復雜,非用合方不可,則用合方。即使藥味多些,但能兼顧多種病機,當用則用。若非大方不可,就堅決用大方,療效才是王道。
作為一個中醫人,我堅定地走純中醫之路。我相信,唯有純中醫的,才是代表著未來醫學發展方向的。因為中醫內涵天地之道,純中醫最符合這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