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盛夏,硚口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扎實開展黨員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從群眾身邊的小事實事做起,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列出服務時間表,掛上作戰圖,把更多優質中醫藥服務資源下沉到社區,三管齊下凝聚起硚口中醫藥發展的精氣神,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近段時間以來,數千位市民紛至沓來,走進硚口區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找中醫專家和醫生,體驗拿脈、針灸、推拿、正骨等服務。
■ 擂到趟
借力專家激活基層倒逼發展
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岐黃學者王平,湖北中醫藥大學骨傷針灸學院院長、博導彭銳,省人民醫院中醫內科專家龔梅芳……一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周有16位知名專家坐診。每一位來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居民都會得到一張名醫坐診時間表,上面清晰寫著該中心周一至周六專家坐診的時間,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中醫專家,都來自三甲醫院的王牌科室和知名醫學高校。
聽說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又引進一位中醫專家,58歲的居民曲斌來到中心就醫,他多年來受慢性胃炎影響,吃不香不消化,總是反酸。中華中醫學會武漢中醫學會副理事長、全國第二批名老中醫繼承人、武漢市第一醫院主任醫師薛莎為其拿脈看舌苔后,為其開方,助他散寒溫胃、健脾止痛,提醒他保持心情舒暢,多運動,培養自己的情志,保護自己的胃。
“中醫博導帶著博士來我家門口扎針灸,讓常年腰痛的我如釋重負,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67歲的居仁社區居民王慧英,在硚口區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找到湖北中醫藥大學針灸與骨傷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彭銳教授,彭教授通過15分鐘耐心為其查體、問診、熱敷、扎針、拉伸,原本側著身吃力走來的王慧英緊繃的臉部立即舒展,笑容滿面地輕松走回家。
當天還有26位患者像居民王慧英一樣,在中心免費預約到彭銳教授的專家號,經過彭教授的施治,身上的酸痛得到有效緩解。彭銳教授擁有35年中醫骨傷針灸康復臨床、教學與科研工作經驗,他和他的團隊分別于每周三、每周六的上午8時30分到12時在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仁院區為居民服務。
漢中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兩年來,中心引進岐黃學者、湖北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王平,著名骨傷針灸專家彭銳,湖北省知名中醫崔金濤,武漢市第一醫院中醫部主任薛莎等中醫名家。借力專家,激活基層中醫藥發展的神經末梢,主動加壓,不進則退,用一股擂勁倒逼發展,強化中心醫護對中醫診療的全面認識,增進對服務、銜接、復診、隨訪全流程的團隊協作意識,發揮中醫治未病專業的優勢,向居民傳遞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理念,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到中醫專家服務。
■ 重實干
傳承精華強化品牌意識
硚口區榮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有兩個拳頭產品,一個是傳承三代,在該中心“國醫堂”得到廣泛應用,針對各類骨折與關節脫位的正骨手法復位和小夾板固定技術;另一個是傳承60余年的丹膏丸散等多種中藥劑型制作工藝。
63歲的居民陳芳頸肩酸脹,來到榮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找到張斌醫生。張斌醫生為其進行松解,貼上中心自制的膏藥,陳芳瞬間感覺酸脹感全消。陳芳說:“我的肩頸在榮華中心治療一段時間后,現在好多了,我媽媽的腰也不好,總是來中心做針灸。近二十年來,我們家都是在榮華中心進行中醫調理,家門口的中醫藥服務真是太方便了,他們傳承得很好,我們老百姓的就醫舒適度很高。”
50多年來,硚口區榮華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堅定不移地傳承中醫藥適宜技術精華,發展中醫服務。深受轄區居民好評,市內外患者都慕名前來就診。中心中醫科醫生張冠師從硚口名醫余水清,是“正骨療法”第四代傳人,他的技術和手法就是中心的活招牌,如今他已成為中心中醫科發展的核心骨干力量。
張冠說:“我們中心老中青三代中醫傳承創新,鍥而不舍地將正骨、針灸、推拿、膏方等中醫適宜技術不斷優化,讓百姓受益,強化中心的拳頭品牌意識。”
中心負責人介紹,中心在原有“全國社區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基礎,和現有“國醫堂”良好發展模式下,打造建設“基層中醫藥傳承基地”。三代中醫人通過義診、坐診、師帶徒、業務指導、教學實踐等模式,加強對基層中醫藥工作的指導,孵化基層名中醫。中心中醫科不斷守正創新,運用飲食起居、食療藥膳、情志調攝、康復等中醫藥方法,對患者開展中醫健康指導及保健服務,使居民和患者的就醫體驗更加便捷可及。
■ 出實招
服務優化百條暖心舉措有溫度
醫學檢驗科為抽血檢查的患者提供預防低血糖的“愛心糖果”,開通微信、電子郵件等查詢平臺,同時為特殊患者(如孕婦、行動不便者等)提供郵寄檢驗報告服務,為80歲以上老年及行動不便的患者提供代掛號、陪診、代取藥等服務……像這樣的暖心服務舉措,硚口區韓家墩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列出了100條,分別體現在環境設施上、具體服務中。該中心成立了“最溫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創建工作小組。中心各科室共同出點子,選出“最溫暖”社衛中心服務舉措100條,標明責任領導、責任部門、完成時限,暖心服務100條中,有33條和中醫藥服務有關。“充分發揮中醫藥資源優勢,開展冬病夏治、膏方節、治未病系列活動;每張檢查床設清水加溫器、配備小棉被;提供親人式的診療,用微笑服務、貼心服務,做到讓患者痛苦而來,愉悅而歸。”
目前,韓家中心整體遷入位于南泥灣大道的新院區,院區面積由1500平方米擴至5300平方米,院區設備升級更新并配備手術室,醫學博士、碩士不斷進駐,著力打造硚口區中醫院、亞健康管理中心,最溫暖社區醫院的名片越擦越亮。
近年來,韓家中心著眼業務發展,優化服務流程,打造中醫特色專科,全年門診量突破6萬人次,較五年前增長3倍,家庭醫生簽約人數約1.5萬人。中心負責人介紹,5年來,中心面向全國醫學高校引進了10名碩士、29名本科人才,還為每個家庭醫生團隊配備了一名中醫醫師、一名護士、一名公衛人員,通過增加中醫藥慢病管理服務職能更好地融入社區巡診。將中醫藥與現代康復醫學相結合,以“養生保健,藥膳調理”為韓家中心特色,借助發展機遇,打造硚口地區亞健康調理中心。
此外,中心通過互聯網醫療服務設備,為患者提供全程的便捷化、智能化的預約、掛號、開藥、取藥、問診等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微信公眾號掛免費專家號,中心掛號機、繳費機出單據迅速,路徑指引明確。讓“機器跑”“信息跑”“數據跑”代替患者跑,打造有溫度、有中醫特色的全面服務。推行“一站式”服務,居民來中心中醫科就診“最多跑一次”,問完診開完藥,即刻取,中藥代煎劑當天可取,推行整合一站式服務模式后,居民首次中藥服用時間縮短1.5天,就診當天即可取到并服用中藥。
擂字當先,干字為要,實字為魂。三管齊下激發全區醫護主動擔當作為,全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借力專家團隊打造中醫特色專科,推進老中青三代中醫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優化中醫藥暖心服務舉措形成治未病特色……硚口區衛生健康局黨委將一樁樁、一件件心系居民簡便易廉就醫的中醫藥工作,作為“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持續深入推進,把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清單變成落實清單,以擂到趟推動發展,以拼搶實贏得未來,形成了脈絡清晰、目標明確、效果明顯的硚口中醫藥發展三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