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物質條件豐富,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造成了許多健康問題。例如,工作壓力的增大、競爭的劇烈,以及食物的充足和運動量的減少,致使現在的痰證、瘀證普遍增多,由此帶來各種各樣的疾病。比如,結節、息肉、囊腫、增生等檢查結果頻繁地出現在體檢報告中,引起人們的重視和擔憂。
大家或許會問,為什么這些疾病如此高發呢?從中醫學角度看,這可能和痰凝、血瘀有關。臨床上有一種證型叫痰瘀互結,意思是一個人體內既有痰濕又有瘀血,二者糾纏到一起,最終長成了包塊。那么,痰與瘀到底是什么?保持人體氣機運行通暢,能加快疾病的恢復嗎?中華中醫藥學會名醫學術思想研究分會常務委員、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授馬艷春為我們進行了科普解讀。
痰瘀致病為何如此廣泛
在中醫學中,痰和瘀是指人體臟腑功能失常、氣血津液運行失調,并停聚于體內的兩種病理產物。“怪病多痰”是中醫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李時珍在《瀕湖脈學》中指出:“痰生百病食生災。”《雜病源流犀燭》云:“痰之為物,流動不測,故其為害,上至巔頂,下至涌泉,隨氣升降,周身內外皆到,五臟六腑俱有。”痰還可以與火、濕、瘀、毒等夾雜存在。
《類經圖翼》云:“凡病之作,皆由血氣壅滯,不得宣通。”《素問·調經論》當中也曾講過“五臟之道,皆出于經髓,以行氣血,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馬艷春指出,瘀血致病相當廣泛,因絡脈運血而無處不到,故全身各處皆可血滯成瘀。瘀血乃有形實邪,極易誘生包塊腫痛。瘀血既是致病的病因,又是病變后期的必然結局,葉天士云“久病必致瘀閉”,當疾病遷延日久,必然會有瘀血的產生。
馬艷春解釋,在慢性病的長期發展過程中,氣血津液在體內的運輸往往會出現障礙,化為痰濁和瘀血滯留在人體臟腑組織器官內,進而影響氣血津液的正常運行,故有“怪病多痰,久病必瘀”之說,可見痰瘀致病的廣泛性。
痰瘀如何相互促生
痰之為病,或由外感,或由內傷。比如感冒,多有咳嗽咳痰;貪涼飲冷或過多攝入肥甘厚味的食物,易于傷及脾胃,干擾正常的運化功能,日久必然化生痰濁;而情緒抑郁焦慮,氣機郁滯,則不利于津液的輸布,致使津液停聚而成痰;同樣,運動量的減少也會使津液停聚生痰。馬艷春解釋,外感和內傷在痰證的形成過程中并無明顯的界限,感受外邪后所致的病理之痰,遷延不愈往往成為慢性的內傷雜病的病因。
對于誘發瘀血的原因,馬艷春列出如下幾類:一是氣血陰陽的虛損導致的虛瘀,如氣虛則無力推動血運,自然成瘀;血虛不能榮養成瘀;陽虛失于溫煦,則寒凝血脈成瘀;陰液虛時不能與血互化,或陰虛生熱,血受熱灼而凝也會形成瘀血。二是情志因素,七情內傷首先波及人體氣機,繼而由氣至血而致血瘀不行。三是跌打損傷,或閃挫扭岔。四是各種出血后止血不當而留瘀,婦女經血排出不暢或閉阻,產后余血惡露不盡等,皆可釀成瘀血。
馬艷春體會,痰飲內停,阻滯氣機,可致血行不暢而成瘀;而瘀血阻滯,氣機失運,津液輸布障礙,亦能使津液停聚而成痰飲。因人體津血同源,故臨床上痰瘀往往相互而生,相兼為病。
如何防治痰瘀
中醫診療疾病遵循“以病為綱,辨證論治”的思路,在痰證和瘀證的治則上講究用藥的個體化及針對性,根據痰的性質和定位的不同,用藥各異。如治寒濕之痰,常選用半夏、陳皮、厚樸;治熱痰,常選用黃芩、竹茹、貝母;對于燥痰則采多用潤痰法,選用蘇子、玄參、沙參、麥冬等,馬艷春指出,再配合理氣而不傷陰之品則效果更好。
對于血瘀證的治療,中醫非常重視氣與血的關系。“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氣血循行全身,氣非血不能和,而血非氣不能運。臨床上常見氣血同病、血水同病,最終往往演變為痰瘀互結等病機復雜的癥候。對此,中醫講求靈活用藥,或理氣化瘀,運用川芎、郁金、香附、乳沒等氣血同治的藥物;或在血藥中輔以氣藥,如木香、枳殼、川楝子等;或補氣化瘀,如補陽還五湯等;或血水同治,選用蒲黃、澤蘭、牛膝之屬;若痰瘀互結,則在活血化痰的同時,注重散結藥的使用,如連翹、貝母、牡蠣等。
此外,馬艷春還建議在痰瘀證的治療過程中配合適當的運動,使人體氣機運行通暢,有助加快疾病的恢復。中醫有“不通則痛”之說,可通過雙手拍打身體來保健養生。皮膚被拍打刺激后,汗孔開泄,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速,可改善微循環。此外,刮痧作為傳統的中醫療法之一,能達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之目的。
自我按摩豐隆穴和血海穴對化痰祛瘀也有顯著效果。馬艷春介紹,豐隆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化痰穴,位于小腿外側,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1寸,脛骨前嵴外2橫指(中指)處,在附近壓按,最感酸麻沉重或者痛感明顯的地方就是豐隆穴。血海是生血和活血化瘀的要穴,取穴時患者屈膝,醫者用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髕骨上緣,第2至5指向上伸直,拇指約呈45°斜置,拇指尖下便是此穴。每天按揉或輕輕拍打雙側豐隆和血海各3分鐘,能感到穴位處有酸脹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