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染疾,御醫久治不效。束手無策之際,有人舉薦了山東昌邑的黃元御,結果黃元御很快就治好了乾隆皇帝的病。乾隆皇帝非常高興,親筆題寫“妙悟岐黃”匾額,還賜給黃元御一副玉石做的象棋和楸木做的棋盤,并請他在太醫院工作。后來黃元御還以御醫的身份參與了乾隆帝的首次南巡。
黃元御(1705—1758),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載,號研農,別號玉楸子,清代山東昌邑人。黃元御出身名門望族,為明代名臣黃福的十一世孫。黃家是書香門第,黃元御自幼便讀書明禮,少時從學于名儒于子遽,研讀儒家學說。
黃元御天資聰穎,“百家諸子之論,率皆過目而冰消,入耳而瓦解”(《金匱懸解自序》),“滌慮玄覽,游思擴垠,空明研悟,自負古今無雙”(《傷寒懸解自序》)。雍正十一年(1733年),28歲的黃元御考中邑庠生。此時的黃元御躊躇滿志,“常欲奮志青云,以功名高天下”。正待他在科舉道路上奮力直上時,命運卻與他開了一個大玩笑。就在考中邑庠生的次年8月,黃元御突發目疾,左目紅澀,白睛如血,經庸醫針刺,又連服大黃、黃連等寒泄之劑,竟致左目失明。清朝的科舉制度規定,五官不正者不能仕祿,黃元御的科舉之路因此次醫療事故就此斷送。出于對粗工貽誤病情的痛恨以及對于世無良醫的感慨,黃元御遂發憤立志:“生不為良相濟世,亦當為良醫濟人。”自此棄儒從醫。
接下來的日子,他“考鏡靈蘭之秘,詎讀仲景《傷寒》”,閉關苦讀三年,從《傷寒論》入手,到《金匱要略》《黃帝內經》《難經》等中醫典籍,頗有所得。黃元御對經典、對醫學的領悟,得益于他深厚的儒學功底。黃元御著有多部醫學著作,《清史稿》中記錄了十一部,其中《難經懸解》一書僅用6天時間就完成了,著實令人驚嘆!從著述的速度、著作的數量和學術水平上來講,堪稱醫學史上的奇跡。
黃元御推崇醫學經典,將黃帝、岐伯、扁鵲、張仲景四人奉為“醫門四圣”,認為“四圣”之外,歷代名醫持論多有偏失,因此窮盡畢生精力對“四圣”之書從源到流重加考訂。
黃元御本人喜好道家、易學,曾著《道德經懸解》《周易懸象》。道家思想對黃元御影響至深,這在他的醫學著作中也多有體現,如《素靈微蘊》中就多次引用了《子華子》《關伊子》等道家經典。《四圣心源》中自創的方劑如兔髓湯、黃芽湯等,方名亦來源于道家。
而立之年遭遇人生重大變故的醫家黃元御,經過一生的刻苦努力,書寫了輝煌而傳奇的一生。(馮嘉慧 山東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