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因其甘甜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自古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其實柿子不僅美味,柿子及其制品還有著極高的藥用和養生價值。
柿子入藥功效多
柿干健脾益腎通竅柿子生長周期較長,自春至秋,甚至凌冬不落,飽經風霜,先后呈青色、黃色、紅色,成熟以后甘甜綿軟,能補中益氣,因其略帶澀味,又能澀中厚腸。《神農本草經疏》言:“柿稟地中之陰氣以生,故味甘,氣寒,無毒,入手足太陰經。”明代醫家繆希雍說:“鼻者,肺之竅也。耳者,腎之竅也。金水二臟最忌火熱,二臟有火上炎,則外竅閉而不通。得甘寒之氣,俾火熱下行,竅自清利矣。”因柿子成熟于深秋,稟秋金清涼之性,加之金水相生,故而益腎。柿子非常適合中老年人或脾胃虛弱、中氣不足、形體消瘦、腹瀉便血者食用。
成熟鮮柿不耐久儲,故多曬干以后備用。鮮柿去皮,切片曬干為柿干,能夠清熱益腎,治療耳鼻窒塞不通。鼻塞耳聾等病可用柿干與粳米煮粥食之。《本草綱目》記載兩人下血瀕死,百治不應,用干柿燒灰沖服,應手而愈,即臟氣清而腑病除之驗。小兒秋季腹瀉,可在粳米煮至臨熟時加入適量干柿末,再稍煮后食用。
柿霜清熱生津,猶善止血《本草綱目》記載,“用大柿去皮捻扁,日曬夜露至干,內甕中,待生白霜乃取出……其霜謂之柿霜。”至今民間制柿霜法仍與此同。柿霜乃柿子的精華,具有清心肺之熱、生津止渴、化痰寧嗽之作用,可治療吐血、咯血、便血、勞嗽,還能治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柿霜取之不易,日常可用帶霜之柿餅食療。腹瀉反胃,可用柿餅飯上蒸熟食之。產后咳嗽,氣亂心煩,可用柿餅切碎煮汁飲之。痰嗽帶血者亦可將柿餅作為食療之品。
柿蒂和胃降氣,專治呃逆柿子的宿萼,即柿蒂,其味苦、澀,性平,歸屬胃經,有和胃降氣之功。在生活中,可以用干柿蒂煮水,飲服治療呃逆。
柿子雖好,食之有節
需要注意的是,柿子雖然有極高的藥用價值,但是也有一些食用禁忌。
首先,柿子富含葡萄糖、果糖等成分,容易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故而糖尿病患者慎食。柿子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正常人也不可一次食用過多,以防寒涼之性損傷脾胃。
其次,勿空腹食用柿子,勿酒后食用柿子。空腹情況下,柿子中的鞣酸及果膠容易在胃酸的作用下形成大小不等的結石,引起腹痛、嘔吐等癥。飲酒會刺激胃酸分泌增多,故酒后也不宜食用柿子。陳藏器云:“飲酒食紅柿,令人易醉或心痛欲死。”
此外,成熟的柿子一般鞣酸含量較低,且鞣酸在果皮中含量最多,故而要去皮食用,更不要食用未成熟的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