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神農嘗百草、扁鵲“起死回生”的記載,今有屠呦呦憑借“青蒿素”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諾貝爾醫學獎。中醫藥傳承發展數千年,在抗擊SARS、新冠肺炎疫情中譜寫新篇,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
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面對存在的問題與挑戰,中醫藥將如何薪火相傳、傳承創新?本報即日起推出系列報道,從中藥種植、標準制定、醫養服務、人才培養、文化傳承等方面,多角度探索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徑。
藥材好,藥才好。
高品質的藥材質量已經成為中醫藥行業邁入黃金發展的關鍵。
有升有降 中藥材質量總體向好
1、中藥材的質量下降了嗎?面對《證券日報》記者的提問,長期致力于中藥材生態種植研究的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主任郭蘭萍給出的回答是:“總體向好,有升有降。”
“升”是合格率明顯提升。2013年至2020年,在全國各省年均抽檢53720批次中藥材及中藥飲片的情況下,抽檢合格率從64%提升到了96%。“中藥材質量的核心問題是‘真偽優劣’。過去產地和市場上會見到較多的中藥材偽品,但現在已經很少見了。”郭蘭萍表示。
“降”是部分藥性不足。“中藥材具有獨特的品質特征和生長特性,與主要追求產量的傳統農業作物不同,人們更重視中藥材的品質。”郭蘭萍表示,藥性不足,與中藥材的種植方式存在直接關系。“決定中藥材品質的通常是中藥材中所含的次生代謝產物。植物次生代謝產物與藥材的年份、生長環境密不可分。中藥材追求高質適產,前半程是產量增長,后半程累積的是品質和藥性,需要時間。如果中藥材種植戶以產量為目標,缺乏相關植保、環保等意識,在種植過程中濫用農藥、不規范施肥,就會導致藥材的有效成分和副作用問題較多,嚴重影響藥品的質量和療效。”
生長環境的變化也在影響中藥材質量。在20世紀90年代前,大部分中藥材種在荒坡野地,僅有不足1%的中藥材是在大田里種植。隨著需求量逐步增加,90年代開始推行中藥現代化,原有的種植模式發生改變。“將中藥材種植從荒坡野地、林緣林下移到大田,照搬大田的種植模式是引起中藥材質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郭蘭萍表示。
質量與成本 中藥材種植面臨雙重挑戰
2、在關注到中藥材種植問題的同時,其背后的經濟賬不可不算。
在需求端,2020年國內中藥材市場成交額達到1665億元,十年間年均增長率達到8.63%。“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市場需求量的增加,大量中藥材逐步從野生走向栽培,許多種植戶模仿化學農業模式,在生產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植物膨大劑等達到不斷增產的目的。”郭蘭萍回顧道。
在種植端,“質量管理和成本控制,是影響中藥材種植產業能否健康持續發展的兩大基本要素,沒有質量保障產業寸步難行,但成本控制不好產業將無以為繼。”云南白藥集團中藥資源事業部總監楊成金表示。
他以三七為例進行說明,“三七一粒種子繁育一年成種苗,移栽后再種植兩年成為藥材,不能重茬連作,種植過的土地幾十年不能再種三七,因此藥材采收后要尋找沒有種過三七的土地才能開展新的種植。”
問題也由此產生,其一,是適宜種植三七的土地越來越少,地租居高不下;其二,是三七種植基地以山地為主,不適宜機械化耕種,需要大量的人工進行管理,人工成本逐年上升;其三,是異常天氣增多,寒潮冰凍、冰雹、大雪等均能導致三七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
“如果不制定合理規范對產業加以引導,農民缺乏正確的種植技術和約束,也會導致問題出現。”奇正集團董事長雷菊芳認為。
在市場端,中藥材價格的波動及采購也影響著上游的種植。自2020年初開始,中藥材價格進入“牛市”行情。據中藥材天地網數據統計,2021年我國1445個中藥材品規中,近三成為升價品規,不少中藥材年內漲幅超過100%。
“種植戶選擇種植中藥材作物而非農業作物,根本在于經濟效益。中藥材價格大起大落會對種植產生影響。漲幅過大,種植就可能會一擁而上;跌幅過大,農民不愿意種植,市場就沒有原料。”一位種植戶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雷菊芳看來,國家藥品集采對當下的中藥材種植亦帶來較大影響。2021年,湖北等19省聯盟中成藥集采引發關注,此次集采涉及76個大品種,采購規模近100億元,最終97家企業、111個產品中選,中選率為62%,平均降幅為42.27%,最大降幅達82.63%。
“藥品集采利國利民,但中藥的集采不能單看價格而忽視品質。”雷菊芳建議,中成藥集采一定要采購“三無一全”(無硫黃、無黃曲霉素、無公害,包括無農殘超標、無重金屬超標、無使用生長調節劑促進采收器官的生長,及全過程可追溯)藥材,否則就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當下企業為了提升規范化種植所付出的努力也會付諸東流。
對此,貴州百靈總經理牛民認為,中成藥集采意味著企業要控制成本,但是一定不能犧牲中藥材質量,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課題。
“道法自然”
提高中藥材質量的一劑良方
3、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解讀《“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提出,加強中藥材種質源頭管理,推廣優良品種,將道地藥材作為發展重點,開展中藥材林下種植、野生撫育和仿野生栽培等生態種植,構建中藥材綠色生態種植技術體系,從根本上穩定和提高中藥材質量。
隨著國家進一步支持中醫藥發展,多地發力中藥材尤其是道地藥材生產。如何在種植端提升中藥材質量,解決市場需求與產品供給的矛盾?中藥材種植領域的專家及上市公司紛紛從產業發展的源頭尋找解決方案。
“道法自然”,這一古老的智慧非常適用于當下的中藥材種植。在郭蘭萍看來,“道法自然”就是尊重中藥材本身獨特的自然生長規律。“中藥資源本身有著獨特的生境要求,野生藥材的原生境90%以上都在林緣、林下、山坡、荒坡,長期對特定生境的適應是道地藥材品質形成的重要保障。”
由此,其團隊提出了“擬境栽培”策略。郭蘭萍以霍山石斛為例向記者解釋“擬境栽培”。《本草經集注》中所述,霍山石斛“形似蚱蜢髀者為佳”。“石斛,其原始形態長在石頭上,形似螞蚱腿。如果種在林下或者大棚,就會變得又細又長。而在模擬了野生霍山石斛的原始生境和立地環境后,霍山石斛的外形更接近于野生型,主要藥用成分含量更高,經濟效益高且功效更優。”
在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專家閔慶文看來,“道法自然”還體現在將中藥材品種的傳統種源、傳統生產方式及所在區域進行系統、動態保護。
“我們希望能夠保留傳統的種植方法,尤其是考慮在遇到干旱等惡劣天氣、遭遇病蟲害的時候,之前老百姓是怎么做的。”閔慶文表示。
此外,“對中藥材種源及生產技術的保護還需要劃定區域范圍,因為當地的環境適合珍稀品種資源,并產生了適宜于當地的技術。”閔慶文表示,這也和當下所執行的道地藥材生產存在相關性,可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
不過,閔慶文也補充說,“當下全球氣候變暖、降水帶北移,確實對動植物生長產生了影響。當氣候條件發生變化后,我們原來所遵從的道地藥材概念可能也會發生改變。”
閔慶文介紹,借助先進的科技手段,可對原生產地、原生品種和原生技術進行綜合評估。他建議,除了對道地藥材原產地進行認證,還要對其標準化生產進行認定,在此基礎上去推行中藥材尤其是道地藥材。“原產地的藥材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就藥材質量而言,所需成分含量、藥效才是最后的評價標準。”
文化、生態、經濟、社會
“四手聯彈”共奏和諧曲
4、位于浙江省中南部的青田縣,其保留的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有著1300年歷史,在2005年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首批、中國第一個世界農業文化遺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為當地發展打開了新路徑。
“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能否給當下的中藥材種植以更多參考?中藥材種植能否實現文化傳承、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協同發展?
答案是肯定的。閔慶文建議,賦予中藥材更多文化內涵,即參照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路徑,以經濟、生物、技術、文化和景觀等5個標準進行評價,形成典型的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比如寧夏枸杞、文山三七等種植系統均已被列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將其做成有文化的生態中藥材,可形成和‘青田稻魚共生系統’類似的生態發展之路。文化產品將帶來更高的附加價值,也有利于拓展農業的生態和文化功能,通過發展旅游、康養、研學,可以讓當地農民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有更高的收入。”
郭蘭萍認為,中藥材生態種植模式不用或少用耕地,具有投入小、對環境無破壞、綜合收益高等優勢。“通過野生撫育、仿生栽培等‘擬境栽培’手段開展生態種植,可釋放大量耕地用于糧食作物生產,有效緩解中藥材種植與農田爭地的突出矛盾,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空間。”
2018年,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生態農業創新團隊提出了“不向農田搶地,不與草蟲為敵,不懼山高林密,不負山青水綠”的中藥生態農業宣言。2020年,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要求各省組織實施中藥材生態種植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目前,陜西、云南、甘肅、福建等地陸續出臺深化落實舉措推進中藥材生態種植技術,全國中藥材生態種植面積已超過500萬畝。
“生態種植不僅可以保持生態系統穩態,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增加藥用植物的存活率,而且還可以通過‘擬境栽培’和逆境效應實現中藥材質量的提升。如將半夏與玉米和大豆間作,半夏較單作增產40%以上,同時還可以增收玉米、大豆等糧食,平均每畝增收2000元以上,為農戶持續穩定增收脫貧奠定長效基礎。”郭蘭萍向記者表示。
郭蘭萍和閔慶文均向記者表示,高質量的中藥材是傳統技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產物,優質帶來優價,而實現優質優價的途徑是形成品牌。當下多地正在發展道地藥材種植,通過標準化種植形成品牌,最終實現良性循環。
企業的具體實踐也給出了相同的答案。為了解決中藥材規模化生產遇到的種源及生產困境,貴州百靈自2010年上市以來就持續布局道地藥材種植。
“虎耳草是一種苗藥藥材,主要用于貴州百靈兩款藥品生產。”牛民向記者介紹,虎耳草屬于野生藥材,不同品種的藥性存在差異。“為了解決種源問題,必須要下功夫到大山深處尋找野生種源,進行馴化和繁殖。”
根據虎耳草喜陰涼、怕高溫等生長特點,貴州百靈選擇在海拔高度2000米的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建設百畝大棚基地。“大棚種植采用的是立體、無土栽培模式,主要用藥渣做有機質,并對大棚內光照、溫濕度和水肥一體化進行控制,給予其仿自然的生長環境。”牛民介紹,公司前后摸索投入近10年,實現了虎耳草的規模化生態化生產。
問計長遠
專家企業家建言獻策
5、那么,從做優做強的角度,業界會對當下的中藥材種植提出哪些建議?
郭蘭萍反復提及的是“生態種植”。“只有守住藥材品質,才能更好實現中藥材治病救人的效果。為更好地守住藥材品質,可以通過科技手段研究中藥材的發育規律及生物學特性,明確影響藥材品質形成的生態主導因子以及最適宜的生態特征,然后效仿藥材的自然生長環境,充分利用山地、荒坡地等開展中藥材‘擬境栽培’。”
閔慶文不斷強調的是不要照搬工業化的思維。中藥材的種植不僅關乎經濟效益,更關乎生態發展、社會穩定、文化傳承等諸多方面。借用農業文化遺產保護的理念,要對中藥材種植進行動態保護、適應性管理,不僅要保護好傳統的種源、生產技術,更要結合現代生產技術,走精準農業發展之路。
楊成金認為,傳承與創新是中藥材種植的關鍵,“堅持道地藥材的基本指導原則,選擇最佳的種植環境,參照GAP要求開展中藥材的種植生產;同時,根據道地藥材的產地變遷和實際產出數量、質量優勢,加強道地藥材的基礎研究,追蹤溯源找到形成道地藥材的確切因素,在藥材生長適宜區培育打造新的道地藥材產區;培育優良種源,提高藥材的內在指標成分和畝產效益。”
石家莊以嶺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會秘書吳瑞給出的方案是“技術”和“保護”,要搭建瀕危中藥材人工繁育技術創新平臺,設立專項基金,引導科研院所、高校聯合企業成立瀕危中藥材工程技術研發中心,推動瀕危中藥材優質種源培育技術及科學化、規范化的種養殖技術盡快突破。
牛民則提出“差異化發展”。“道地藥材是在特殊的氣候地理環境下生產出的藥材,例如貴州的天麻、杜仲、半夏、太子參等,形成了很好的長期種植歷史,包括種植管理、田間管理等經驗。差異化發展中藥材種植尤其是道地藥材種植,要避免過去粗放式、同質化的競爭。”
在雷菊芳看來,立足長遠發展,需要政策的頂層設計者、落地實踐者都有著長遠的心態,著眼未來發展,迎難而上做正確的事。將改善中藥材種植問題納入規劃很重要,但同時一定要從二十年、三十年的發展角度做規劃,做好這樣的心理準備,才能盡可能徹底地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