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的推廣,會逐步推進中藥飲片質量標準的建立與完善,壓縮各渠道的利潤空間,讓利于民,達到降低最終銷售價格的目的。”近日,多省發布中藥飲片集采通知,南京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江蘇省人民醫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中醫消化專業點魏睦新教授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集采對供貨商的資質要優先審核,確保供貨商對飲片產品有全周期系統管理,可以追蹤中藥飲片質量,個別稀缺品種例外。這樣會使飲片加工銷售企業進行重新洗牌,推進產業良性發展。
繼化藥、生物類似藥、中成藥之后,中藥飲片開始進入集采序列。
截至目前,山西、寧夏、山東三地已經發布中藥飲片報量通知,報量截止時間均為3月16日24時。涉及的中藥飲片包含黃芪、黨參片、金銀花、當歸、紅花、山藥、蒲公英等常見飲片。
中藥飲片規格眾多,很多省份推出“選貨”“統貨”兩個等級。選貨可理解為規格比較高質量比較好的飲片類型;統貨可理解為不分質量﹑規格﹑品級,按統一價格購進或出售的飲片。
中藥飲片由于標準不一、價格波動、質量追溯系統不完善等因素,在集采過程中存在一定困難。魏睦新解釋,“目前中藥的質量標準,作為飲片質量管理最權威的 《中國藥典》最新版2020版,也還沒有建立質量檢測體系。用大量筆墨要求區別飲片造假,提出今后質控研究的研究方向。目前市場實際還是仿照農副產品來管理的,大多以中藥飲片的大小粗細來分等級。比如最常用的甘草,直徑大于1Cm為選貨,小于1cm為統貨,在沒有更好的標準下,可先執行?!?/p>
中投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目前,中藥飲片產業的市場容量不斷增大,2019年我國中藥飲片加工市場銷售收入超過2700億元。
“集采的目的,應是進一步給飲片提出規范標準,適當壓低經營渠道利益,把真正優質優效的供貨商和中藥品規留在采購系統內。鑒于中藥品規和價格直接相關,和療效也關聯,開展中藥飲片集采。”魏睦新補充,對中藥品規可以分為3類:優級品,選貨,統貨。優級品醫保可不給于支付,選貨和統貨都支持支付,這樣引導生產企業,按照規范加強種植養殖和采集加工各環節的管理,生產更多選貨級別的中藥。對于部分產量低,生產難度大,臨床又有需求的產品,要給與特殊政策。如果把選貨剔出醫保支付范圍,將無法保證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