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日趨寒涼,即將迎來小雪節氣,不少朋友加入秋冬進補的行列,牛羊肉涮起,老母雞湯燉好,膏方開始服用……那么,入冬進補要注意些什么呢?
哪些人宜進補
第一類,亞健康人群。此類人平時工作壓力大、易疲勞,免疫力較弱,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沒有“精氣神”、頻繁感冒且不易康復、胃腸功能變差、口腔常生潰瘍等。
第二類,慢性疾病人群,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腹瀉、慢性腎炎、風濕病、心功能不全、月經不調等疾病患者,以及腫瘤術后、放化療后的康復人群。
第三類,素體虛弱、體質有偏頗需調理者。
建議上述人群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明確自己的身體狀況再進補。
食補要注意啥
天氣日漸寒冷,空氣也比較干燥,應注意進食養陰潤燥、溫陽散寒之品,有益于補養身體、預防疾病。養陰潤燥的食物如甘蔗、柚子、葡萄、梨、石榴等水果,白菜、蓮藕、菠菜、黑木耳等蔬菜,以及鴨肉、兔肉等肉類。溫陽散寒的食物如核桃、桂圓,以及洋蔥、韭菜、大蔥、茴香、生姜等蔬菜,羊肉、牛肉、海蝦等肉食。
需要注意的是,偏溫或偏涼的食物食用不當或者過量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比如溫熱的牛羊肉吃多了易上火,脾胃虛弱的人吃多了銀耳等寒涼的食物會出現腹瀉等,所以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而適量食補。
藥補要注意啥
提到秋冬藥補,多數人會想到膏方。膏方除了具有補虛強身作用外,還有防病治病功能,但并非所有人都適合膏方。慢性病急性發作期或活動期患者,感冒發熱、胃痛、腹瀉、膽囊炎、膽石癥發作者,慢性肝炎、轉氨酶高者等均不適合膏方進補。
此外,藥補時忌生冷、油膩、辛辣、不易消化的食物,不宜飲濃茶,服用含有人參等補氣中藥時忌食生蘿卜。
民間有“虛不受補”的說法,有一定道理。越是體弱多病者,越不能在進補時急于求成,而且不要疏忽情志調理和鍛煉等綜合調理,想僅僅通過進補就強壯起來,結果可能事與愿違。
下面推薦一則調補食療方,以供選用。
薯蕷粥:山藥200g洗凈,去皮,切片,或用干山藥100g,浸泡后去皮切片;大棗10枚洗凈;山藥、大棗與淘洗干凈的大米50g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水煮粥,煮熟后加蜂蜜調味即可。每天早晨空腹服1~2小碗。
此方源自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中的名方“薯蕷飲”,原由懷山藥一味組成。山藥古稱薯蕷,性平味甘,歸肺、脾、腎經,有補脾益胃、補肺生津、補腎固精的功效,既能滋陰又能利濕,既能滑潤又能收澀。現代研究發現,山藥含有多種氨基酸、維生素等人體必需營養成分。
此粥中山藥與大棗、大米、蜂蜜配伍,對調理虛勞乏力、慢性咳嗽氣喘、脾虛便溏等有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