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文化從中原傳入嶺南后,很快在這里生根發芽,并逐步形成了獨具嶺南特色的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流派,涌現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中醫名家,他們把名醫之道發揮到極致,為嶺南中醫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留下一段段流芳百世的傳奇。
自古以來,名醫所以成為名醫,或者源于醫術高超,或者源于醫德高尚,如果兩高兼有,那就足以名垂史冊了。留名至今的嶺南名醫,他們身處嶺南特定的自然環境之中,探索中醫大道,療救人民疾苦,承擔各自的時代使命,也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他們是嶺南岐黃的光彩和脊梁。
潘茂名:以姓設州、以名設縣的嶺南道醫
茂名,南中國的美麗濱海之城,很多人卻不知道,它的名字來源于西晉的一位道醫。這位道醫,便是嶺南道教的先驅——潘茂名。西晉太熙元年(公元290年),潘茂名出生于根子浮山下。他年少時便拜道士為師,學習煉丹和養生之法,二十年后方得道下山。他與古代的神農氏一樣,云游四方,遍嘗百草,煉制丹藥,懸壺濟世,在瘟疫肆虐的粵西一帶救助過眾多百姓,深受人民敬仰。為表彰他的功德,隋朝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朝廷用其名字命名茂名縣;唐太宗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朝廷又以他的姓氏改南宕州為潘州,治茂名縣。
在中國歷史上,以姓設州、以名設縣,潘茂名是唯一的一位,足可見其醫病救災的顯著功績。
鮑姑:我國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家
與潘茂名同時期的嶺南,還出現了一位女醫家。在廣州的中山紀念堂附近能夠看到一座飛檐畫棟的古建筑,在這里供奉著一位女“神仙”——鮑姑。鮑姑名潛光,不僅是嶺南醫學的奠基者葛洪的妻子,還是我國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家。
西晉末年,葛洪在廣州修道期間,拜鮑姑的父親鮑靚為師。鮑靚時任南海太守,見葛洪沉穩好學,便把獨生女鮑姑嫁給了他。受父親和丈夫的熏陶,鮑姑樂于學醫、從醫,為人治病。鮑姑最擅長的便是以紅腳艾灸治贅疣。她就地取材,采摘廣東常見的紅腳艾,曬干揉爛做成絨狀,用作壯灸,往往只需要點燃艾絨一壯就解決病痛。鮑姑仙逝后,人們為紀念她,修建了鮑姑祠,鮑姑祠經過歷代多次擴建、修葺,明代改名為三元宮,如今已成為廣州地區最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
在中國古代特定的社會環境下,女性醫家極其罕見,盛名傳世的女醫家更是鳳毛麟角,鮑姑在嶺南樹立了女性名醫的儀范。嶺南岐黃史上,女醫鮑姑書寫了屬于自己的傳奇,留下了瑰麗的篇章。
何夢瑤:邊做官邊行醫、編著《醫碥》的儒醫
廣州中醫藥大學古籍室珍藏著一部18世紀的醫學著作——《醫碥》,作者何夢瑤是從童生讀到進士的科班儒生。何夢瑤,字報之,號西池,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出生于廣東南海。他自幼聰穎超群,熟讀文史經典,同時還喜歡閱讀岐黃著作。雍正庚戌年(1730年)他38歲時得中進士,此后大部分時間,是做縣令級別的地方官。
自宋代以來,中國文人士大夫普遍通曉醫學,但只有那些亦官亦醫,或者由儒生轉醫,能著書立說,且懸壺濟世、參與醫療活動的,才稱得上真正的“儒醫”。何夢瑤在任上時,常常是一面勤政,一面為民治病。他在廣西思恩縣當知縣的時候,當地癘疫流行,他的朋友趙琳臨在為《醫碥》所作的序言中詳細記述了何夢瑤抗擊癘疫、拯救黎民百姓的事跡:“其在思恩也,癘疫流行,西池廣施方藥,飲者輒起。制府策公下其方于諸邑,存活甚眾。”何夢瑤一生精研醫術,治學嚴謹,繼承各派學說,取長補短,注重臨床實踐所獲得的真知灼見。民國期間的《醫方全書》對何夢瑤評價很高,認為他是粵東古今第一醫學國手。
陳伯壇:晚清“傷寒四大金剛”之一
在嶺南中醫藥史上,還有一位與何夢瑤齊名的儒醫,他就是晚清嶺南名醫陳伯壇。陳伯壇跟何夢瑤一樣,也是從科舉場上轉入了從醫之道。
陳伯壇出身于廣東省新會縣貧苦農家,得族親資助入學,21歲中秀才,31歲考取舉人。少時在書院讀書時,陳伯壇偶然得閱張仲景的《傷寒論》,嘆為“天書”,從此潛心醫學。但他真正和中醫結緣,卻始于一場鼠疫。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就在這一年,廣州爆發了鼠疫,而且久拖不退,廣州城中每天都有很多患者死去。這時的陳伯壇正以秀才的身份在省城參加鄉試,并以第七名的成績高中舉人。面對日益加重的疫情,不少束手無策的醫生關門回鄉躲避,陳伯壇卻沒有急著返回家鄉,而是留在了廣州,與三位均精通醫學的朋友譚星緣、黎庇留、易巨蓀一起加入了抗疫斗爭。他們的大膽嘗試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救活了很多人。他們四人也因此名聲大振,后來被中醫界合稱為“傷寒四大金剛”。這次經歷,讓陳伯壇真切感受到了中醫藥對救治人民疾苦的價值。
廣州鼠疫五年過后,1899年,陳伯壇正式棄儒從醫。進入醫學領域之后,陳伯壇豐厚的學識基礎與醫學的專門知識融會貫通,相得益彰。他所著的《讀過傷寒論》《讀過金匱》,是他幾十年來理論和實踐結合的碩果,在醫林獨樹一幟。
陳伯壇臨床用藥敢于突破成規,經常讓同行瞠目結舌。因為他的處方用藥量之大遠超一般,像附子,他經常用到三兩甚至六兩,故獲得了“陳大劑”的名號。劑不在大小,而在于療效。陳伯壇憑著獨特的用藥風格,成為近代廣東口碑常盛的名醫。
何竹林:兼通武術醫術的中醫骨傷科大家
嶺南名醫,代有傳續。何夢瑤辭世118年以后,另一位何姓嶺南名醫、我國當代骨傷科流派十大名家之一何竹林誕生。
1882年,何竹林出生于廣東南海。他的父親何良顯精通武技及傷科醫術。何竹林受父親影響,自幼酷愛習武學醫,八歲起先后拜廣州光孝寺一高僧和番禺一位民間武林高手胡賢拳師為師,經十年勤學苦練,武藝醫術大有長進。
明清時期,廣州西關商鋪林立、商賈云集,故而也是醫館聚集之地。當年何竹林的醫館就開在文興大街和樂善戲院一帶。他開館行醫不久,便成功救活了一位墜樓重傷的老婦人,一舉成名。
1938年,日軍進犯廣州,飛機對市區狂轟濫炸,居民多有死傷。何竹林義憤填膺,組織民眾救護隊,奮戰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他治療跌打損傷的絕技在抗日一線發揮了極大作用。
1956年,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前身廣州中醫學院成立,年逾古稀的何竹林受聘到該院任教。他奉獻出自己幾十年來積累的療效顯著的骨科秘方、治療手法和用藥經驗,主編了《中醫骨傷科學》等教材,對新時代中醫骨傷科的創建作出了重要貢獻。1972年1月20日,何竹林病逝于廣州,享年90歲。
李廣海:將西關正骨發揚光大的佛山名醫
作為何竹林的弟子,李主江秉承大醫精神,不斷地將西關正骨發揚光大。在嶺南骨傷科名家中,以李廣海為代表的佛山李氏骨科赫赫有名。廣東省佛山市中醫院的正門口,擺放著嶺南正骨名醫李廣海的銅像。
自古以來醫武同源,尤其是在嶺南地區,佛山更是最具代表。嶺南骨傷科大家一般都是習武出身,從李廣海的父親李才干到李廣海,都是練家子。
李廣海擅長醫治筋傷骨折、槍炮彈傷及燙火傷,他創制的“李廣海跌打酒”“李廣海跌打丸”遠近聞名,行銷國內及東南亞,是佛山的傳統名藥之一。1961年,李廣海以豐富的臨床經驗編撰成《中醫正骨學》一書,書中不僅精辟地闡述了骨折、脫位的診斷與治療,還介紹了內服經驗處方31條,外用處方11條,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中醫財富。
梁翰芬:近代開明中醫、梁氏內科奠基人
梁翰芬是梁氏內科世醫的奠基人,生于1876年,在清末民初的省醫生考試中一舉奪魁,曾任教于廣州中醫藥大學的前身廣東中醫藥專門學校,培養了一大批中醫名家。
梁翰芬為近代開明中醫,他認為中西醫各有所長,應相互取長補短。他在編著講義時,亦時常引用西醫理論,由他編寫的《診斷學講義》《眼科講義》等教材為嶺南醫學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正因梁翰芬謙虛慎重、兼容并包,終成一代名家。
在香港中文大學工作18年的梁頌名教授就是梁氏內科的第三代傳人。迄今為止,梁氏內科世醫已傳至第四代,可謂“四代名醫一脈源,杏林春滿譽南天”。(陸金國 廣州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