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醫史博物館收藏了兩個古代的瓷質拔火罐,分別為唐代耀瓷拔火罐和元代鈞瓷灰釉拔火罐。耀瓷拔火罐出土于陜西銅川黃堡唐代窯址,高4.7厘米,口徑2.3厘米,底徑2.1厘米;鈞瓷灰釉拔火罐出土于內蒙自治區托克托縣,高10.4厘米,口徑5.5厘米,底徑6厘米,腹圍30.5厘米。這兩個瓷質拔火罐作為我國古代重要的診療工具,是研究我國古代中醫藥發展史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元代鈞瓷灰釉拔火罐,陜西醫史博物館藏
唐代耀瓷拔火罐,陜西醫史博物館藏
中醫火罐療法,古稱“角法”,又名“火罐氣”“吸筒療法”,是一種以杯罐作工具,借熱力排出其中空氣產生負壓,吸著于皮膚或穴位上,形成局部瘀血,以達到疏通經絡、通暢氣血、消腫止痛、祛風拔毒、驅寒除濕等效果。由于這種方法簡便易行、效果明顯,在民間歷代沿襲,至今不衰,連一些外國人也頗感興趣。
該療法在我國已有兩千余年的歷史。早期,拔罐主要用于外科癰腫,我國古代醫家利用動物的角罩在患處排吸膿血,例如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就有關于角法治病的記述:“牡痔居竅旁,大者如棗,小者如棗(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頃,而張角……”其中“以小角角之”,指用小獸角吸拔。后來,角逐漸被竹罐、陶瓷罐、玻璃罐所代替,治病范圍也從早期的外科癰腫擴大到風濕痛、腰背肌肉勞損、頭痛、哮喘、腹痛、外傷淤血、一般風濕感冒及一切酸痛諸證。拔火罐不像針灸那樣對穴位定位要求十分準確,而是主要以點、線、面結合的方式,通過中醫的寒、熱、虛、實辨證,選擇一些經絡所過或經氣聚集的部位進行。
明代,拔罐法已經成為中醫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當時主要的外科著作幾乎都列有此法。在吸拔方法上,較之前又有所改進,臨床上更多將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藥煎熬后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拔,故竹罐又被稱為藥筒。至清代,為彌補竹罐吸力較差、干燥易裂的不足,開始使用陶土燒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詞。對此,清代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一書敘述頗詳:“火罐:江右及閩中皆有之。系窯戶燒售,小如人大指,腹大,兩頭微狹。使促口以受火氣,凡患一切風寒,皆用此罐。”表明陶罐在清代已作為商品買賣而廣為流行了。(若從彬 河南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