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連是一味歷史悠久、藥用價值很高的本草藥物,自有本草文字記載,黃連就在其中。黃連之名,有植物顏色與形狀特色。《本經疏證》指出:“黃連根黃花黃實黃,皆具土色。”“黃連根株叢延,蔓引相屬,有數百株共一莖者,故名連。”《本草乘雅》謂:“黃取其色、連象其形、凌冬不凋、氣寒味苦。”《神農本草經》將黃連列為上品。《本草崇原》指出:“太凡苦寒之藥,多在中品下品,唯黃連列于上品者,陰中有陽,能濟君火而養神也。”
石柱黃連最道地
重慶市石柱縣黃水土壤、水質、氣候奇特,是黃連原始產區。《李當之本草》稱“惟取蜀都黃肥而堅者為善”,北宋地理總志《太平寰宇記》載“南賓縣(石柱縣古名)盛產黃連”。
據考證,天寶元年(742年),石柱縣曾有“上貢黃連十斤”的記載”。石柱縣人工栽培黃連大約始于元末明初。明初時期,石柱黃水壩、雙河口一帶居民以種植黃連養家糊口。明代中期,黃連的栽培加工技術已臻至成熟和完善。明代后期,石柱黃水壩場已成為黃連集散之地,重慶、萬縣、武漢、江西等地藥商紛至沓來。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石柱廳志》記載:“藥味廣產,黃連尤多,賈客往來,絡繹不絕。”1954年,石柱黃連被列為“國藥”,實行統購統銷,當年產量就達63萬余斤,占全國三分之二;1958年,四川省政府批準在石柱黃水建立全國第一個黃連種植場和科學技術研究所;1989年,在山東泰安召開的全國道地藥材研討會上,176位專家一致確認“石柱黃連”是道地黃連。黃連在石柱從原始產區到貢品呈現、人工栽培臻至成熟、集散地形成、黃連學術體系建立等近1300年的發展歷史,奠定了重慶石柱“中國黃連之鄉”的地位。
1991年,農業部投資在石柱縣黃水鎮建立國家黃連GAP示范基地,并建立了中國最大的黃連交易市場。石柱縣現有16個鄉鎮、3萬農戶、10萬連農種植黃連,已建成GAP基地5萬畝,年產2000多噸,約占全國年總量的60%。2009年,“石柱黃連”地理商標申報成功后,該縣黃連價格節節攀升。
苦中作樂種黃連
走進“中國黃連市場”,大門上一副醒目的長聯映入眼簾:“生長兩千多天沐雨雪風霜經歷春夏秋冬,世居六百余年屬正品地道普救東西南北”,將種植黃連的辛苦描述得淋漓盡致。種植黃連需要在海拔1000~2000米的山坡上披荊斬棘、開荒墾地、搭棚遮陰、精耕細作、除草施肥等,整個過程長達5年之久,方可采收。而采收及加工也要經歷挖掘修剪、翻曬熏炕、巢籠打包、分級歸類等許多程序。黃連味苦眾所周知,“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就是真實寫照。黃連種植辛苦更是苦中添苦,然而這是一份苦中有樂、苦盡甘來的事業。
高海拔的山地使得自古以來栽種天下最道地的黃連成為石柱農民賴以生存的方式,老祖宗留傳至今的這份寶貴活態遺產成就了產區農民千百年來的生計來源,展示著石柱土家族農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存智慧。至今,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發展到7000余人種黃連。
連農們每次上山都是滿懷期盼與希望,互相吆喝、漫山飛歌,經典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就在苦味濃厚、辛苦勞作的甜蜜事業中飛揚而出:“太陽出來啰喂,喜洋洋啰啷啰,挑起扁擔啷啷啋、咣啋,上山崗啰啷啰……”勞作雖辛苦,卻得意地唱著“啷啷啋、咣啋”,它是石柱土家族農民對自己戰勝困難的鼓勵,也有對大自然與老祖宗的感恩,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炮制技術與經典運用
黃連作為最常用的中草藥之一,首載于《神農本草經》。本草炮制技術,類似于食物加工的烹飪技術,方法多種多樣。黃連炮制方法達20多種,有生黃連、炒黃連、黃連炭、酒黃連、醋黃連、膽汁制黃連、鹽黃連、童便制黃連、人乳制黃連、姜黃連、萸黃連、干漆制黃連、槐花制黃連、土黃連等。現今依舊沿用且被《中國藥典》所收載的有生黃連、酒黃連、萸黃連和姜黃連,不同的炮制方法使黃連的臨證功效有所區別。
古籍記載黃連最主要的功效就是清熱燥濕。《本草正義》中記載:“黃連大苦大寒,苦燥濕,寒勝熱,可以泄降一切有余之濕火,而心、脾、肝、腎之熱,膽、胃、大小腸之火,無不治之。上以清風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胃之嘔吐,下以通腹痛之滯下,皆燥濕清熱之效也。”《本草經疏》稱黃連“滌除腸、胃、脾三家之濕熱也。”
金元醫家劉完素認為,“古方以黃連為治痢之最,治痢以之為君。”唐代《新修本草》記載:“蜀道者粗大節平,味極濃苦,療渴為最。”《本草綱目》記載:“治消渴,用酒蒸黃連。”現代藥理學研究發現,黃連具有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作用,這一功效也被寫入2015版《中國藥典》。痢疾(里急后重)與消渴(酸性代謝產物堆積)的基本病機都是濕熱內蘊,《神農本草經百種錄》記載:“凡藥能祛濕者必增熱,能除熱者必不能祛濕。惟黃連能以苦燥濕,以寒除熱,一舉兩得,莫神于此。”
守黃連之傳統文脈,創黃連之古法新法,為黃連之美好未來,成黃連之甜蜜事業。(楊艷梅 重慶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