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人們紛紛踏出家門,享受暖暖的日光?,F如今“全民補鈣”的浪潮已經涵蓋各個年齡階段,民間也素有“學會曬太陽,勝過吃補藥”的說法。
山東省濟寧市中醫院骨質疏松診療中心副主任醫師萬全增介紹,維生素D作為人類生命所必需的營養素,可以促進鈣、磷吸收,又可促進鈣鹽的更新及新骨生成。因此,維生素D在防治骨質疏松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約20%的維生素D是通過食物補充,80%的維生素D是要通過陽光中紫外線照射來合成。陽光照射合成維生素D的速度取決于膚色、體表照射面積、太陽照射人體角度、年齡等因素。下面就來講講如何科學曬太陽,達到補鈣的目的。
掌握時間
萬全增建議,老年人曬太陽補鈣可選在上午9點到10點或者下午3點到4點,可暴露四肢和面部的皮膚于陽光下,每天曬半個小時左右。兒童可適當減少時間,成年人可適當延長時間,并根據每個季節光照時間長度以及個體反應來靈活掌握和調節。比如夏季中午的時候,光照比較強,此時曬太陽的時間應該短一些;冬季光照較弱,可適當延長曬太陽的時間。
注意衣著
皮膚暴露面積越大,合成維生素D量越多。因此,在環境允許情況下,衣著可以盡量少些。多曬手、腳、腿部,能讓四肢骨骼更健壯;多曬后背,能補充督脈陽氣,有助于祛除體內寒氣、疏通背部經絡。
注意防護
陽光中紫外線過強會傷害眼睛,增加白內障發生危險,因此曬太陽時建議戴副墨鏡或者戴頂帽子,遮擋照射眼部的光線。如果陽光照射時間長、強度大的話,建議適當涂抹防曬霜,以防曬傷皮膚。
走出戶外
有些老年人因腿腳不便,喜歡在屋里隔著玻璃曬太陽。盡管隔著玻璃也能感受到溫暖,但玻璃窗阻斷了能幫助合成維生素D的紫外線,達不到促進補鈣的目的。所以,當氣候適宜時,要盡可能走出戶外,直接接受陽光照射。
注意補水
陽光照射后易出汗,尤其是年老體弱者。應及時補充水分,避免造成脫水甚至暈厥。發熱患者或患有嚴重心臟病、出血性疾病的老年人謹慎曬太陽。如果在曬太陽過程中出現頭暈、惡心等不良癥狀,應立即停止。
除了曬太陽補鈣以外,生活中還可以通過飲食補鈣。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腎虛則不能滋養骨骼,因此補鈣的核心在于補腎。平時飲食可以選擇一些補腎且鈣含量高的食物,如黑芝麻、海帶、黑豆、黑木耳、海參等,還可以適當多食蝦皮、牛奶、乳酪等。
萬全增提醒,影響鈣吸收的因素很多,隨著年齡的增長,鈣的吸收率逐漸減少,無論什么年齡階段,如果出現缺鈣癥狀后要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補鈣治療,以免影響骨骼健康,引發佝僂病、骨質疏松、骨折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