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是我國自古流傳下來的一條養生保健諺語,意思是說,春天天氣轉暖,氣溫升高,但不要急于脫掉厚衣服,應該繼續“捂一捂”,這樣更有利于人體適應氣候的變化,避免在冬春交替之際感染病邪。對于風濕病患者而言,“春捂”尤其重要,那么到底怎么“捂”才是最科學、最正確的呢?
有針對性地選擇“春捂”的時間與程度
首先,“春捂”的時間、程度要根據體質而定。老年風濕病患者或病程長久、體質較弱的風濕病患者,由于對外界氣溫變化較為敏感,因此“春捂”的時間可以長一些,厚衣服也可以適當多穿一些。對于青中年風濕病患者則可以“捂”的時間短一些,厚衣服也可少穿一些。
其次,“春捂”的時間、程度要參照外界氣溫而定。如晝夜溫差較大,白天最高氣溫未達到15℃以上時,應當堅持“捂”,若日夜溫差已不大,白天最高氣溫穩定在15℃以上時,可以減少“捂”的時間與程度。
挑選關鍵部位重點“捂”
要知道“春捂”一定不是從頭到腳裹得嚴嚴實實,應當挑選關鍵部位重點“捂”。如對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而言,手足關節疼痛最為常見,因此手足是最需要保暖的部位。對于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而言,做好頸腰胸椎等脊柱關節保暖最為重要。
除此之外,肩頸、肚臍、足底等是最易受寒濕邪氣侵襲的部位,在“春捂”時也應該重點關注,一條圍巾、一個護腰、一雙棉鞋都是有必要的。
“春捂”同時莫忘體育鍛煉
春天萬物生機勃勃,一派欣欣向榮之象,風濕病患者也要適應環境的變化,在“春捂”的同時適度加強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可以促進身體氣血運行,增強機體抵抗力。病情處于穩定期的風濕病患者更應加強體育鍛煉,以增強肌肉力量,保持關節穩定性,預防肌肉萎縮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