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家談養生
為了弘揚中醫養生與防病文化,讓公眾了解和掌握節氣養生的知識,從2022年春分節氣開始,天津中醫藥大學陸續介紹每個節氣文化,同時邀請全國知名中醫學家講述養生防病理念,助力您身心健康。本期邀請國醫大師孫光榮教授談“大寒節氣與養生”。
孫光榮:第二屆國醫大師,首屆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執行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改革發展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臨床優秀人才研修項目中醫藥理論集中培訓班班主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文化研究院院長,湖南中醫藥大學顧問兼中醫學院名譽院長,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創始人之一。
大寒一過,隆冬將盡,正是寒氣逆極之時。國醫大師孫光榮教授根據大寒時節的氣候特點,提出此時應當防寒御風,調和陰陽,身心合一。
1 防寒御風
大寒時節北方部分地區冰天雪地,寒風凜冽又加劇體感溫度的下降,天氣干燥而寒冷。孫光榮教授指出,此時應當防寒御風,以防外邪侵襲。中醫以為“肺”為嬌臟,畏寒喜潤,開竅于鼻,在體合皮,其華在毛,故而最怕冬季干冷空氣的侵襲。因此大寒時節應做好防風保溫工作,避免風寒之邪從口鼻、皮毛侵入人體,引發上呼吸道疾病,加重手足關節疼痛、僵硬等問題。飲食上可適當吃些黑木耳、蜂蜜、羅漢果、檸檬之類等清肺潤肺之品以及山藥、山楂等健脾消食的食物,切忌貪食冷飲,以強固肺衛之氣。
2 調和陰陽
孫光榮教授在臨床上一直強調“調氣血、平升降、衡出入”,倡導“中和”學術思想。大寒時節是自然界陰氣盛極,陽氣已興的時節,此時應順應自然界陰陽轉換,以調和人體自身陰陽。晨起梳頭以刺激頭部經穴,讓體內陽氣升發舒暢,疏通經絡氣血。臨睡前泡腳,使足部溫暖,從而顧護陽氣,并可改善睡眠。運動方面則應動靜適宜,但不宜過度勞累。腎中之陰陽為一身陰陽之根本,調和陰陽則可從調腎中陰陽入手。飲食上,枸杞子、覆盆子都是滋補腎陰的佳品,羊肉、韮菜等具有益腎溫陽的功效,可以根據身體的情況來選用。
3 身心合一
孫光榮教授強調,中醫養生注重天人合一,形神俱備。養神是本,養形是標,而養神的關鍵在于養心。中醫學指的心不僅僅具有輸送血液的功能,還包括了思維、意志、智慧等功能,認為心主神明,可以主宰五臟六腑,是一身之“大主”。日常生活中盡量培養一些雅趣,可以陶冶心靈、怡情養性,遇事應保持心態平和、波瀾不驚。雅趣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比如《壽親養老新書》中提到的“十樂養生經”,包括了讀書明理、習練書法、澄心靜坐、益友清談、小酌半醺、澆花種竹、聽琴玩鶴、焚香品茶、登城觀山、寓意弈棋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孫光榮教授在《養生十訣》中總結道:“養生第一要養心,心態平和萬事安;世間名位與財色,合法合理合情享;過度貪求必招損,獲取一分十倍償;淡然面對浮與沉,量力而行身心安。”
4 節氣膳食
核桃大棗糕 功效:補氣養血。 原料:核桃仁10枚,大棗10個,生姜60克,紅糖80克,面粉500克,酵母粉5克。 制法:先將紅糖、面粉、酵母粉拌勻,餳20分鐘備用。將大棗洗凈去核,核桃仁、生姜搗爛如泥,再與面團充分揉勻后,餳10分鐘入盤上籠蒸15分鐘即可。 用法:可作主食食用。
節氣文化
節氣由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后一個節氣,此時“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大寒時節處于“三九”期間,北方冷空氣活動頻繁,大風少雪,寒冷干燥,南方則因雨雪天氣而更顯潮濕陰冷。
節氣民俗
所謂“大寒迎年”,大寒一過,年就不遠了,人們要準備年貨和祭祀用品,打掃衛生,貼窗花等。
節氣花語
蘭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稱,其花色淡雅,花香清幽,葉則剛柔兼備,或自斜垂,或獨向上。蘭花在中國歷史上多象征著高潔的品性和深切的愛國情懷。蘭花全草可入藥,其性平,有養陰潤肺,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節氣樂曲
《二十四節氣》鋼琴套曲之《大寒》
節氣詩詞
《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瑞鷓鴣》 (北宋)晏殊 江南殘臘欲歸時。有梅紅亞雪中枝。 一夜前村、間破瑤英拆,端的千花冷未知。 丹青改樣勻朱粉,雕梁欲畫猶疑。 何妨與向冬深,密種秦人路,夾仙溪。 不待夭桃客自迷。 《鷓鴣天》 (北宋)晏幾道 曉日迎長歲歲同。太平簫鼓間歌鐘。 云高未有前村雪,梅小初開昨夜風。 羅幕翠,錦筵紅。釵頭羅勝寫宜冬。 從今屈指春期近,莫使金尊對月空。 《憶王孫·冬詞》 (北宋)李重元 彤云風掃雪初晴。天外孤鴻三兩聲。 獨擁寒衾不忍聽。月籠明。窗外梅花瘦影橫。 《白梅》 (元)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傳 / 統 / 二 / 十 / 四 / 節 / 氣
中國畫《大寒常青》|天津美術學院 譚昌龍 視覺設計指導|天津美術學院 郭振山 《大寒》插圖與版式設計:天津美術學院 視覺傳達系 張詩嘉 |創作指導:蔣松儒 文案|天津中醫藥大學文化與健康傳播學院 毛國強 耿曉娟 白迪迪 膳食文圖:史麗萍 祁建松 視頻創作|鋼琴曲《大寒》:天津音樂學院 作曲:楊愷 演奏:陳蕾 視頻編輯:天津中醫藥大學 團委 李剛 《朗讀版》| 播音:天津師范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 播音與主持藝術系 史詩揚 音頻編輯:天津師范大學 新聞傳播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系 李源凱 審校|天津中醫藥大學 新聞中心 李瑞 曹亭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美術學院 天津音樂學院 聯合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