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充足則健康
元氣不足則生病
元氣耗盡則死亡
但卻有人錯誤地認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元氣,元氣是唯心主義的產物。持這種觀點的人只相信看得見的東西,當然也不會承認陰陽、五行、經絡、氣化等中醫概念的合理性了。
比如他們相信腫瘤切掉了,就是真正治好了,而不知道手術會使得元氣大傷,危害極大。
提到元氣,也就不得不說說陰陽五行。
陰陽五行對于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理解起來確實會有點困難,畢竟在我們日常里聽到五行陰陽總會覺得和迷信沾上一點關系。
我們日常在路邊能見到的那種算命先生,張嘴閉嘴就是陰陽五行,什么名字里五行缺土五行缺水,硬是把陰陽五行這么科學的東西給搞成封建迷信了。
但事實并不是這樣的,中醫所講的五行是有依據的,是非常科學的。
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中醫陰陽五行與元氣。
中醫認為,人體當中存在著一股非常重要的氣,就是元氣,它也可以叫陽氣、真氣、真元等等。
元氣真真切切地存在著,但是我們無法具體地描述出元氣是什么樣的存在,元氣究竟是什么呢?
我們的祖先認為:人的生老病死,一切生活、活動,都與“氣”的變化有關。
換到西醫語境中,這個氣其實就是能量,氣的變化就是能量補充和消耗的循環。關于“氣”和“能量”,兩者有所相同,但也有所不同。
中醫所說的元氣還有更多的功能,不僅僅是能量這么簡單。
中醫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講氣
包括我們所說的陰陽五行
也都是在研究氣的運行
在過去,沒有那么多精密的儀器協助分析,所以關于人體的一切活動,都只能通過動腦筋去分析現象的本質。那么,古人是怎么發現氣的存在的呢?
泰山有一條山谷叫做桃花峪,山谷那個口子上有一座道觀叫做元君廟。一進門的那座影壁上,畫著一個大大的陰陽魚,旁邊就寫著一個字:上面是一個無,下面是四個點。
這就是古人最早對氣的解釋:無就代表沒有,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四個點代表有東西存在。所以從字面上來分析,什么是氣,就是看不見也摸不著,卻實實在在存在的東西。
那么它是怎么被發現的呢?
我們常說中國人擅長思考,古人觀察到:人為什么能活動能說話?為什么睡著了能醒過來,死掉了就永遠也起不來了?遠遠看見一個人倒在地上,到底是暈了還是死了,必須要走到跟前才能知道。這些的判斷依據是什么呢?
古人發現,其實人睡著了和死了,就差了那么一口氣的存在。人從出生到死去,氣會隨著身體的成長和衰敗而變得逐漸強大到慢慢衰落。
氣活躍了,人就會醒,氣蟄伏下去,人就睡覺。氣與生俱來,剛出生比較弱,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變強,它變強人就變強,隨著人體的衰老,氣也會越來越弱。
人的一切生理變化其實都是氣的變化。我們中醫里平時說的腎氣、肝氣、脾氣、心氣、肺氣其實都是關于氣的變化。
中醫學認為,人體內最重要的就是元氣及其運行規律。我們的祖先不僅發現了氣,而且還發現了它在不斷運行,從而總結出氣的運行規律,即:人體陰陽五行。
這里的心肝脾肺腎不是平時我們說的臟器,而是代表整個人體系統之間“氣”的運行。
氣的運行規律和自然界中水的運行規律有點像。水一直處在一個不斷循環的過程中,地面和地下水受熱會變成水汽蒸發,南北極熱量少,所以水分蒸發不但不會蒸發,而且還會凝固變成冰。
喜歡爬山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山下可能是夏天,山頂可能就是冬天了,像珠穆朗瑪峰的山頂終年都是被冰雪覆蓋著的,所以離地面越遠溫度越低。
水受熱蒸發,變成水蒸氣,上升到達一定高度后遇冷凝結,又會變成雨水落回地面,這就是水的循環過程,有上有降,運行的軌跡變成了一個圈。元氣在我們身體內也是如此,不斷的運行,遇熱上升,遇冷下降。
所以不管是水循環也好,元氣運行也罷,都可以分為上升和下降兩部分。我們的祖先非常聰明,把這兩個對立面稱之為“陰陽”上行為陽,下行為陰。
說陰陽時不能忽略的一個點:所謂的陰陽是同一個東西的兩個面。
人體內元氣的陰陽,是指任何一個人體內的元氣分為上升和下降的兩個部分,它們是一股氣。
就像一座山,山北為陰,山南為陽,但它必須是同一座山,河流有陰陽,河南為陰河北為陽,它必須是同一條河。
換到人身上,就是前胸為陰,后背為陽,它必須是同一個人的前胸和后背。養陽氣為什么要曬背,就是這個道理。
人的本質是元氣的運行,而運行的規律就是陰陽五行,把陰陽五行和與元氣弄明白了,才知道該怎樣獲得健康,才知道怎樣正確養生、科學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