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粥是件很平常的事,尤其北方特別盛行。雖說粥是很簡單的食物,卻為歷代醫家和養生家所推崇,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養生家陸游甚至詩曰:“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神仙”者,求道之修士、長壽之隱士也。僅靠食粥就能成“神仙”,雖屬夸張,卻反映出粥的養生實效。
粥制作簡單,以米為基礎材料,可具有無限包容性,幾乎能搭配任何食物和藥物。米之性味甘平,煮粥而食能濡胃陰、養脾氣,能防其他藥食傷伐脾胃。因此,粥在我國歷史上出現不久,便被中醫界吸納,成為養生療疾的重要手段。中醫奠基之作《黃帝內經》,全書僅載十三方,其中有一方為“半夏秫米湯”,以秫米為湯,配半夏和胃安神,實質就是一碗“助睡粥”。其后,隨著時代的演進,粥在醫學中的應用范圍日漸寬廣,幾乎每部醫籍中都立粥方以養生療疾。清朝黃云鵠專著《粥譜》,認為粥“一省費,二味全,三津潤,四利膈,五易消化”,道盡了粥的養生妙處。到了現代,幾乎家家食粥,有些家庭還喜在粥中增益食材,或加入藥物,使粥的養生作用更加顯著。這樣看來,粥真是我們身邊的養生“神仙方”啊!
《隨息居飲食譜》說:“粥飯為世間第一補人之物。”然而,吃粥養生,也是有講究的。
首先,吃粥需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因人者,除了老、幼、孕產婦、重病和虛極的人,不論粥中如何搭配藥食,都不建議每天單食粥飯。尤其對于年輕人,雖說古人認為粥“莫言淡薄少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長”,但粥飯滋味淡薄也是客觀事實,不能投年輕人的口味所好,久食反為其所不喜。不同體質者還可食用特色粥,如陽虛者宜食羊肉粥、干姜粥等以溫陽;陰虛者當食沙參粥、玉竹粥等以補陰。因時者,不同的季節,粥中食材的搭配有不同的重點。唐代醫學家王冰說“春宜涼,夏宜寒,秋宜溫,冬宜熱,此時之宜”,可參!因地者,南甜北咸,大抵南方屬火,宜涼性粥食;北方屬水,宜溫性粥食。
其次,煮粥也要講搭配。現代人煮粥,喜歡在粥中配用一些藥物,那么就要注意藥食的搭配。作為養生應用的粥食,應該以米、豆等食物為主,以藥物為輔。養生粥有別于藥粥,后者重在治療,因此偶爾可以多放藥物,平時僅以米粥和胃即可;養生粥在于長久食用,緩緩滋養,因此藥物種類和用量宜少,甚至不用藥物。而對于老年人來說,粥反是很好的養生常食之物,所以《老老恒言》中曹庭棟有言:“粥能益人,老年尤宜。”
再次,養生粥中勿用峻烈之藥。清朝宮繡在《本草求真》中認為:“米雖常食之物,服之不甚有益,而一參以藥投,則其力甚巨,未可等為泛常而忽視之。”也就是說,米粥雖然補瀉作用十分微弱,若在米粥中加入人參,卻會大大加強人參的效果。這本是好事,然而也說明米粥與藥物之間存在著我們尚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的關系。因此,除上述所言養生粥中少用藥外,更不應該使用效果峻烈甚至有毒的藥物。近些年很流行的“附子粥”便是一例,附子毒性不小,臨床應用尚且小心翼翼,怎能在普通大眾中廣泛推廣?
北宋大詩人黃庭堅曾在《答李任道謝分豆粥》一詩中說:“豆粥能驅晚瘴寒,與公同味更同餐。安知天上養賢鼎,且作山中煮菜看。”天鼎煮粥,驅散瘴寒,分而食之,“不成神仙也壽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