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勞動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口嘗中藥的真實滋味,總結概括為五味——酸、苦、甘、辛、咸。《素問·臟氣法時論》最早概括了五味的作用,即“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諸多醫(yī)家以《黃帝內經》所述的五味相關內容為圭臬,將相關理論進行拓展總結,如《本草綱目》言:“辛能散結潤燥,致津液,通氣;酸能收緩斂散;甘能緩急調中;苦能燥濕堅軟;咸能軟堅。”在中醫(yī)臨床不斷實踐中,中藥五味代表的功效亦得到補充完善,從不同角度闡明了藥物治病的作用,幫助我們更全面地認識中藥天地。
辛味藥
辛味藥能散、能行,即具有發(fā)散、行氣行血的作用。一般來講,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多具有辛味。
辛味藥有辛溫、辛涼之別。辛溫代表藥如麻黃、羌活、生姜、荊芥等,溫可散寒,辛可發(fā)散表邪,故以上中藥均具有解表散寒的作用。此類藥物臨床可用于風寒感冒,癥見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流清鼻涕等。如大家常見的姜湯、荊防敗毒顆粒。辛涼藥物的代表有薄荷、金銀花、連翹等,具有發(fā)散風熱的作用,臨床可用于風熱感冒,如銀翹散、桑菊感冒片等多包含此類藥物。
苦味藥
苦味藥能泄、能燥、能堅,即具有清泄火熱、泄降氣逆、通便、燥濕、堅陰(瀉火存陰)等作用。苦味藥多用治熱證、火證、便秘、濕證等。
如板藍根、黃連、蒲公英等均是常見的苦味藥。蒲公英為藥食兩用中藥,民間常用于制作茶飲、涼菜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尿通淋、清肝明目作用。現(xiàn)代研究表明,蒲公英可用于急性乳腺炎、扁桃體炎、膽囊炎等疾病的治療。板藍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作用,現(xiàn)代研究表明其對流感病毒、腮腺炎病毒及多種細菌有抑制作用。大黃具有較強的瀉下通便作用,能推陳致新,對于腹脹、胃腸積滯、實熱便秘有良好的效果。因其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故又可治療水火燙傷,用時打粉與蜂蜜或雞蛋清調敷,亦可與地榆粉相配,用芝麻油調敷。
酸味藥
酸味藥能收、能澀,即具有收斂、固澀作用,多用于治療體虛多汗、肺虛久咳、久瀉腸滑、遺精滑精、遺尿、崩帶不止等。
如五味子、烏梅、石榴皮等均是常用的酸味藥。五味子性溫,味酸、甘,《藥性切用》云其“斂肺滋腎,專收耗散之氣,為喘嗽虛乏多汗之專藥”。可見五味子上能斂肺止咳,下能補腎澀精,亦能斂汗止瀉。再如烏梅性平,主沉降,可斂肺氣、止咳嗽,常用于治療肺虛久咳,又能澀腸止瀉,用于久瀉久痢。生活中常見的石榴皮味酸澀,性溫,具有澀腸止瀉、止血作用。
甘味藥
甘味藥能補、能和、能緩,即具有補益、和中、調和藥性、緩急止痛的作用。甘味藥多用于治療正氣虛弱、身體諸痛。
“能補”者如甘溫之性的黃芪可補脾益肺,治療肺脾氣虛證;甘寒質潤的百合可養(yǎng)陰潤肺,治療肺陰虛咳嗽;甘溫燥烈的淫羊藿能補腎陽,強筋骨,用于腎陽虛衰癥見腰膝冷痛、筋骨痿軟者;甘溫之性的當歸能補血調經,用于血虛諸證。
“能和”即指甘味藥可調和藥性,緩和毒性。如有“國老”之稱的甘草,《本草綱目》言:“此草最為眾藥之主,經方少有不用者,猶如香中有沉香也。國老即帝師之稱,雖非君而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諸毒也。”又云:“諸藥中甘草為君,治七十二種乳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調和眾藥有功故有國老之號。”甘草在臨床中的應用頻率很高,有“十方九草”之說。其既能調和整個方子的峻烈之性,緩和中藥的毒副作用;還可單用煎服解熱毒瘡瘍,治咽喉腫痛;又可與綠豆等煎湯服用,解川烏、草烏之毒。
“能緩”指可緩急止痛,如甘平質潤的蜂蜜,可用于治療中虛脘腹作痛、腹痛喜按、空腹痛甚、食后稍安者,單用有效,或與甘草配伍同用。
咸味藥
咸味藥能下、能軟,即具有瀉下通便、軟堅散結的作用,可用于治療癭瘤、瘰疬、癥瘕積聚等。
常見咸味藥有海藻、昆布、芒硝、玄參等。海藻為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或羊棲菜的干燥藻體,性咸寒,有軟堅散結、消痰、利水之功。《神農本草經疏》云海藻“主癭瘤氣,頸下核,破散結氣癰腫,癥瘕堅氣”。昆布為海帶科植物海帶或翅藻科植物昆布的干燥葉狀體,與海藻性效相似,常相須為用治療癭瘤、瘰疬。芒硝性寒味苦且咸,既能使燥結之便通,又能軟堅散結消腫。芒硝可與西瓜制成西瓜霜外用療口瘡,亦可配冰片外敷療乳癰,還可溶化于熱水熏蒸治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