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治未病”思想發展成為養生實踐從神農時期開始,我國先民就在探索草藥對于治病療養的作用,通過對于中草藥文化典籍的溯源,可以發現我國的中藥文化在不斷完善、不斷豐富,以藥材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踐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治病策略和方法。
中醫的“治未病”的理論就是中藥養生主要的指導思想,并逐漸發展為藥食結合和養療一體特點的藥膳調養、藥浴、養生花茶、養生藥酒、藥用植物園等養生實踐。
擁有順應四時的養生特性我國的中草藥文化博大精深,人們根據四時的氣候變化,選取具備不同藥性的中藥加以調養,使人達到養生、養性的效果,這其中不僅體現了順應四時的養生方法,還是中國節令文化的體現。其中四氣五味理論是草藥養生理論的重要內容,《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藥有寒熱溫涼四氣”這一敘述,界定了寒、熱、溫、涼為藥材的 4 種特性,并在醫用實踐中將中醫陰陽理論與四氣進行聯系,發現四氣之間既有共性也有差異,溫與熱屬陽,寒與涼屬陰。
《素問·宣明五氣論》一書中結合五行理論對于藥材五味與五臟的治療功效進行研究,得出“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的描述。
表現形式豐富多樣中草藥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生存繁衍和保證人類健康作出了偉大貢獻,在其它領域也是熠熠生輝。在烹調的啟導下發展了湯液,又與飲食文化相結合,產生和發展了中藥藥膳;
與得道成仙的煉丹文化相結合,成為遠古化學之源;中草藥與文學的結合更是豐富多彩,古代眾多文學家、名士學者用中草藥名稱填詩作詞、吟賦寫對、編寫故事和戲曲劇本,編寫出優秀的藥詩、藥聯、藥謎等文化內容,使中草藥藥名成為展示中醫藥文學的主要載體之一,為世人留下豐富的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