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天臺縣泳溪鄉里王村64歲的村民鮑先度經常來到山上的針闊混交林中,看看樹林下種植的2畝黃精。這片黃精目前長勢喜人,預計等到采收期,每畝收入能達10萬元。
“我們出黃精種苗、種植技術,帶動周邊6個村150多戶農戶種植黃精500余畝,成熟后統一采購,種植戶不愁銷路。”浙江天臺坤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偉茂介紹。泳溪鄉是典型的山區鄉,常住人口僅有2300余人,大多是留守老人。“林下經濟”可為他們增收不少。此外,公司還每年雇傭村民采挖、分揀、清洗黃精,勞務費用達50多萬元。
天臺縣是浙江省中藥材八大產區縣之一。鐵皮石斛、臺烏藥、黃精被稱為當地的“三棵仙草”。目前,全縣積極發展“林下經濟”,中藥材種植面積達2.3萬畝,總產量2228噸,全年總產值超4億元。
保護種質資源,走好“野”路子。短則6年,長則10年以上,天臺“三棵仙草”生長周期十分漫長?!耙吧F皮石斛價值極高,但極為罕見。”天皇藥業種植基地負責人陳勇鋼說,野生鐵皮石斛主要分布在懸崖峭壁上,對光照、溫度要求十分嚴苛。當地設立了“野生鐵皮石斛保護區”,最大限度地保護當地原種,保證功能不退化。同時,建起全國最大的鐵皮石斛組培育苗中心,每年可生產400萬缽組培苗,育苗期后再移栽到種植基地,進行仿野生種植。目前,全縣鐵皮石斛種植面積達4000多畝,居全省首位,解決2000人就業,帶動增收8000萬元。
精準對接研發資源,使出“高”招法。中藥貴在道地,不同氣候環境下,藥材功效也不盡相同,種植水準的高低,成為決定藥材品質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天臺在保持道地藥材品質的基礎上,搭建“高校+企業”“研究所+基地”平臺,提升種植技術。紅石梁集團的天臺山烏藥有限公司通過與高校院所合作,以當地野生烏藥為母本,繁育出品種穩定、產量高的“臺烏1號”,新品種實現增產超20%以上。全縣烏藥人工種植面積如今已有2000畝,一二三產總產值達5000萬元。
種下中藥材,開出“共富方”。天臺中藥材已從單一種植模式走向“縱向一體化”產業發展,“三棵仙草”衍生出十余種精深加工產品,包含酒水飲料、花茶、即食食品等。天皇藥業的鐵皮石斛類產品,去年銷售額達十多億元。天臺烏藥被列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建立了國家烏藥種植與加工綜合標準化示范區,應用“地標鏈”“浙食鏈”等數字化手段,實現生產全程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