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中醫藥產業蓬勃發展,服務地區綠色經濟發展,貴州省稅務部門結合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聚焦稅費政策落實,成立稅收服務小組,主動走進中藥材產業基地,把“納稅人學堂”開到了田間地頭,輔導好國家出臺的一系列助力鄉村振興的稅收優惠政策,全力幫助涉農企業享受政策紅利,為中藥材產業發展貢獻“稅力量”。
“黔地無閑草,遍地皆靈藥。”貴州省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數據顯示:全省藥用植物資源種類7837種。貴州民族醫藥文化源遠流長,中藥材資源豐富,是“中國苗醫藥之鄉”“天然藥物寶庫”,貴州全省人工種植中藥材160余種,種植面積796.17萬畝、產量297.8萬噸。全省56個中藥材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95種黔產道地藥材、91種少數民族習用藥材遍布黔中大地。
精準施策,解小微企業資金鏈之渴
7月,走進黔西市紅林鄉安慶村黃蜀葵種植基地,鵝黃色的黃蜀葵迎風搖曳、長勢喜人,20多個村民穿梭在田間忙著選種、采摘,培土、育肥,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大朵大朵金燦燦的黃蜀葵花裝滿貨車,從田間地頭走向市場。
“黃蜀葵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降血糖等功效,根、葉、花都能入藥,產量高,種植收益是普通農作物的四至五倍。”貴州黔西聚品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法人張軍說,近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貴州黔西聚品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合作模式,打造集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黃蜀葵生產基地,年產量超過了1000噸,品質優良的藥材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
“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是我們向好發展的底氣,稅務部門多次上門輔導稅收政策,僅2022年就享受了各項稅收優惠近24萬元。”張軍說,“公司能夠發展到今天,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支持,稅務人員經常上門服務,一對一講解農民自產中藥材免征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優惠政策,還根據我們的納稅信用等級幫我們從郵政儲蓄銀行申請了‘銀稅互動’金融產品‘小微易貸’100萬元。以前受資金壓力影響,我們是定期結賬,老百姓的積極性不高,總有一部分黃蜀葵因為沒有及時采摘損失在地里。現在有了稅收政策和‘銀稅互動’的助力,免除了我們的后顧之憂。我們改成了按日結賬,大家干活的熱情高漲,藥材損耗率下來了,公司的效益增長了,老百姓的收入也上去了。”
“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賺。我們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致力打造更大的藥材生產基地,更好帶動周邊群眾致富增收!”公司法人張軍滿懷信心地說,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2020年以來,貴州黔西聚品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本地帶動就業1726人次,讓404戶建檔立卡戶直接受益。
牽線搭橋,解“走出去”企業供應鏈之困
走進赫章縣河鎮鄉的貴州德瑞堂中藥材有限公司,“讓赫章半夏、譽滿中國、名揚世界”的廣告詞伴著濃濃的藥香撲面而來,一袋袋半夏中藥材整齊地擺放著,正準備裝載運往全國各地。赫章縣河鎮鄉是半夏藥材的主產區,有著二十多年的人工栽培半夏歷史,烏蒙山脈綿延的黃黑紅土壤孕育了顆粒大、粒型好的優質半夏,在市場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被譽為“半夏之鄉”,這里80%的農戶都在種植半夏。
“每年種植期,我們都會邀請畢節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的農技人員對加大種植技術支持,產量和質量嚴格按照由《貴州省道地藥材半夏規范化種植技術》,品種也選用該所選育并通過貴州省認定的‘赫麻芋1號’和‘赫麻芋2號’,所以我們的成本有點高。2022年以來,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激勵下,公司享受減免企業所得稅26.68萬元,增值稅減免7.26萬元,資金流上的緩解很大程度減少了我們的后顧之憂,德瑞堂得以投入更多資金革新種植技術,提高藥材品質。堅定了我們‘走出去’的信心。”成立于2020年4月7日的貴州德瑞堂中藥材有限公司,主要經營、中藥材種植、初加工、中藥材研發等。談起減稅降費所帶來的獲得感,財務負責人黃夢感慨道。“稅務部門除了積極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中藥材企業‘活血’,又利用大數據主動為我們暢通‘供需鏈’牽線搭橋,真的太貼心了!”
為幫助中藥企業穩定發展,創新升級,貴州省稅務系統充分利用稅收大數據,為各類經營主體暢通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運轉“架橋鋪路”,幫助相關企業盡快恢復元氣和活力。在充分尊重納稅人意愿并征得上下游納稅人同意的情況下,規范有序開展為供需企業傳遞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的精準信息,促成雙方自行按市場化原則實現有效購銷,助力疏通產業鏈的堵點。
“在稅務局的幫助下,我們順利與貴州省畢節市智成工貿有限責任公司達成30噸的意向性合同。”貴州德瑞堂中藥材有限公司負責人魏銀說,現在,公司已和云南白藥集團、好醫生集團、貴州金川實業集團等知名大型集團公司合作。半夏不僅銷往北京、安徽、浙江、湖南、江西等地,而且出口日本、韓國等,正是有了稅惠這股東風,才揚帆出海、走向世界。
精細服務,解合作社服務鏈之需
在威寧縣元豐村海拉鎮管氏特色中藥種植有限公司的基地里,漫山遍野有“參王”之稱的海拉黃黨參已長出近20公分高的苗。50余名附近的村民正忙剪苗和鋤草。
基地負責人管仕七是威寧縣管氏特色中藥種植有限公司的致富領頭人,于2009年開始種植海拉黃黨參。現在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中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及出口的藥材企業。在他的帶動下海拉鎮大多數村民種植海拉黃黨參,種植面積達20000畝,管仕七除了領辦11家合作社外,還建設起特色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向種植戶輸出種苗和技術,以標準化種植基地示范帶動周邊農戶參與種植黨參。
“合作社成立后,大家都不懂稅務,以為加入合作社要繳很多稅。稅務人員為我們熱心服務,從稅務登記、發票開具到納稅申報,幫助我們熟悉辦稅業務,還帶來了私人訂制版納稅服務手冊,詳細講解了中藥材種植可以享受的所得稅、增值稅和土地使用稅稅收優惠政策。吃下了發展的‘定心丸’,大家紛紛加入了合作社。”貴州省威寧縣管氏特色中藥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管仕七算了一筆賬。2022年以來,該公司共計減免稅額4.13萬元,其中企業所得稅減免了0.23萬元,增值稅減免3.90萬元。“這些稅收減免減輕了我們的資金壓力。讓我們有能力開展精細加工,不再是單純的出售初級中藥材了。參與制定《貴州省黨參種子標準》和主導制定《威寧縣黨參地方標準》后,我們公司已經開始對黨參進行初加工,不再是單純的出售中藥材了。已經有整根包裝好的盒裝產品、罐裝產品、片狀的袋裝產品以及黨參粉混合面粉制成的黨參面條等4個產品。”
“接下來,我們將邀請貴州中醫大學、貴州中醫院等科研院所,繼續開發新的高附加產值的黨參產品,提升加工轉化率、增加種植經濟效益,讓海拉黃黨參成為威寧的又一名片。”談到未來的發展方向,管仕七干勁滿滿的說道。“我還準備打造一個集‘吃喝玩樂學研游’的黨參莊園,與科研院所、中藥制造企業等開展‘定制藥園’合作,開展中藥材電子商務交易,帶著海拉鎮的村民一起,形成覆蓋海拉黃黨參種植、生產、初加工、倉儲、銷售服務鏈,更好帶動周邊群眾增收致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余昌旭
編輯 彭楊
二審 馮倩
三審 顧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