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神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核準簽發的《藥物臨床試驗批準通知書》,準予神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報備的中藥1.1類創新藥“異功散顆粒”開展臨床試驗,這是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血液科羅梅宏主任負責承擔的首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也是寶山區衛生系統首個技術轉讓項目,因此頗受矚目。
圖說:羅梅宏醫生在門診室坐診 資料圖(下同)
羅梅宏醫生于2004年畢業于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上海中醫藥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出站后被人才引進上海市浦東新區浦南醫院,創建血液科。不久,羅梅宏收到一例心內科會診申請。患者是位九旬老人,因心衰反復入院,血常規提示全血細胞減少。羅梅宏醫生在全面檢查后,最終確定該患者為維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性貧血,經補充維生素B12治療后,患者全血細胞恢復正常,心衰也再未發作。
隨著診治貧血病人的數量增加,羅梅宏逐漸意識到,老年人群中除了營養不良性貧血外,慢性病貧血發病率也很高,但是慢性病貧血的治療效果卻難如人意。
慢性病貧血是一種鐵代謝相關性貧血,并非因為體內缺少鐵元素,而是鐵的相對缺乏。羅梅宏決定用中醫理論來攻克這一難題,她精研古籍,提出由于脾運失常導致“中焦受氣取汁”過程受損,鐵元素無法被正常運輸,不能進入再循環,為造血器官所利用,于是出現了慢性病貧血。要想治愈該病,不能簡單地“以鐵補鐵”,而應施以“運脾法”,恢復脾對鐵這一精微物質的運轉、輸布。
羅梅宏醫生的這一觀點受到上海中醫藥大學內經教研室主任鄒純樸教授的肯定,雙方由此對相關聯的中醫古方“異功散”進行了深入探究。異功散源于宋代經典名方,由人參、茯苓、炙甘草、炒白術、陳皮等藥材配伍,問世已有900余年,是“運脾法”的代表方劑。2011年起羅梅宏醫生帶領團隊對異功散治療慢性病貧血展開臨床和實驗研究。
圖說:羅梅宏醫生和團隊成員一起探討相關病例
2014年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計劃建立血液科,引進羅梅宏醫生擔任科主任,不久就收治了多例慢性病貧血患者。其中有一個病例印象尤為深刻,患者是一位老年女性,長期貧血合并有自身免疫疾病,輾轉多家醫院,靠輸血維持治療,最后在羅梅宏醫生處診斷為慢性病貧血,予異功散為基本方加減治療,經過一段時間治療,最終脫離輸血,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質量。還有一個病例,患者因發熱、肢體腫脹就診于社區醫院,查出重度貧血,合并有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羅梅宏通過剖析病史認為患者是慢性病貧血從未重視,進而導致心力衰竭,此次雖因發熱、肢體腫脹入院,但本質上是由貧血所誘發的,予異功散治療,同時對癥支持,患者得以好轉出院。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正是臨床應用上的多次成功,讓羅梅宏醫生及團隊有信心進行新藥研究開發,經十余年的努力,目前已證實異功散能改善慢性病貧血患者的貧血及中醫證候,其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炎癥途徑抑制鐵調素的表達,促進鐵的循環再利用。這一研究先后獲得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10余項省部級課題資助。
如今,異功散顆粒已獲準臨床試驗,成功后將投入批量生產,填補慢性病貧血治療上的空白,給眾多患者帶來福音。
通訊員 徐海濤 陸海萍 趙榮發 新民晚報記者 郭劍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