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
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深切牽掛。
為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7月12日起,上游新聞在“學思想 強黨性 重實踐 建新功”專題專欄下,開設“辦好辦實民生實事”子欄目,聚焦民生領域、辦好民生實事,圍繞群眾反映問題最多的方面進行整改整治,力求主題教育有成效、見成果。
走進位于南山的重慶市中藥研究院,一股濃濃的中藥材味撲面而來,這里被綠蔭環抱,與各類草藥相依。實驗室里,身著白大褂的工作人員正整理著一摞前幾日才送來的植物標本。重慶市中藥材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收錄了8萬多份中藥標本數據信息,每一份標本都是研究人員親自帶回來的。
發現多個新品種中草藥 建立大數據分享平臺
重慶有著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它們大多零散分布于山區。重慶巫溪、秀山等地,都是道地中藥材產區。
野生中藥材的發掘與檢測,就是重慶中藥研究院的工作重點之一。為此,科研人員常常需要一頭扎進林間深處,調研各類中藥材的物種資源的種類、分布等信息,為科研采集標本和提供基礎數據支持。重慶山區地勢崎嶇,增加了調研過程的艱險和復雜。路線的選取、路途的行進都需要調研隊伍謹慎思考后進行。
2023年6月,重慶市中藥研究院中藥資源團隊在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藥用植物資源調查時,發現了一種藥用植物新資源——太陽草(也稱獨花黃精),這也是太陽草在重慶首次被發現。
除最新發現的太陽草外,在歷時十年的第四次中藥資源普查中,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還發現了合溪石蝴蝶、天竺葵葉報春、四面山梅花草、正宇梅花草、江津樓梯草、雌傘樓梯草、圓微葉樓梯草、正宇樓梯草等8種新物種,并通過多次的實地調研和藥物研究,發現了這些中草藥規模化種植的可能性。
摸清重慶市中藥資源現狀的同時,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還建立了重慶市中藥材信息資源共享平臺。
平臺依托第四次中藥普查所獲的數據建設,將廣泛收集的中藥材信息進行整合并數字化,可一鍵顯示重慶中藥材地域分布,各中藥材的精確經緯度、植物標本圖片等,“以前種植全憑經驗,缺乏對地域的精準分析,現在有了數據支撐可以更加科學地分析中藥材的生長適宜氣候、培育情況等,為中藥材產業規模化發展提供技術支撐。”現任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冬蟲夏草所所長瞿顯友說。
攻克中藥材培育技術難題 助農規模化種植
瞿顯友介紹,中藥材的研發與培育需因地制宜,因此重慶市中藥研究院深入研究重慶本地特色中藥材特性,優選適合各地區種養的中藥材規模化推廣,并搭建信息共享服務平臺,為種植藥材的農戶和藥商提供技術服務支持。
在“石柱黃連”微信公眾號中,由中藥研究院下設的石柱縣中藥資源動態監測信息技術服務中心定期為當地黃連交易提供市場快訊、石柱黃連種植疫情通報等,相關農戶可以按需獲取相關信息。
同時,重慶石柱動態監測站工作人員還深入黃連種植重點鄉鎮的村組開展了石柱黃連規范化種植關鍵技術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黃連品種篩選、病蟲害防治、農藥化肥殘留控制、道地產品的加工以及如何規避黃連二次污染和黃連市場行情信息分析等技術培訓,真正使助農由外部“輸血”向內部“造血”轉變,帶動農民自力更生,并走上致富之路。
此外,重慶中藥研究院還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著力解決制約全市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在中藥種植研究方面,重慶市中藥研究院年均培訓中藥材種植人員3000余人,將培育關鍵技術要領與養護方法傳授給當地種植人員,系統開展了黃連、黨參等20余種中藥材的規范化種植技術,研發制訂重慶市中藥材生產技術地方標準38個。在重慶市中藥研究院的技術支撐下,石柱黃連、秀山銀花、巫溪款冬花都已順利通過國GAP基地認證。
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 實習生 葉柳
編輯:楊虹
責編:林祺
審核:張松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