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沂山,藥圃流香。“2024第二屆沂山論健·中醫藥與大健康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于2024年5月31日—6月2日在濰坊臨朐沂山舉辦。大會旨在發展大健康新質生產力,推廣創新中醫藥事業,推進健康中國建設。
大會落戶臨朐,除了優越的自然條件,豐富的中藥材資源,還得益于臨朐有一批看得見摸得著的中醫藥產業。
臨朐地處沂蒙山區北部,屬溫帶季風氣候,土壤以壤質土為主,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十分適宜藥材生長。據統計,目前當地種植的藥用植物已近300余種。
以九山鎮為例,在該鎮小堯峪金銀花種植基地,連片的金銀花枝繁葉茂、花團錦簇,香飄四溢。金銀花,又名忍冬、銀花、雙花等,是一種常用中藥,自古被譽為清熱解毒的良藥。隨著種植基地的金銀花陸續進入采摘期,“每天有30余名村民在基地進行采摘。金銀花藥用價值頗高,經濟效益不錯。”村干部徐永記說,金銀花一年可以采摘三次,可幫助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
九山鎮中藥材種植歷史長久,主要以種植薰衣草、丹參、黃芩為主,薰衣草種植規模3000余畝,丹參、黃芩共種植2824畝。借助“沂山論健·中醫藥健康大會”活動的東風,大力發展金銀花、艾草等特色中草藥種植,全鎮目前共有金銀花種植基地2個,總面積1000余畝。通過實施“黨支部+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鏈發展模式,讓群眾在這份略帶藥“苦”味的產業中嘗到了甜頭。
與此同時,石家河生態經濟發展服務中心發展起了丹參、黃芩等中草藥面積4000余畝;寺頭鎮已形成丹參1萬余畝、黃芩4000余畝的中草藥種植規模……這些讓村民們獲得實實在在利益的產業,正是臨朐深入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的見證。
目前,臨朐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4.7萬畝(包括11.7萬畝山楂、山柿等藥食同源藥材),年產量16萬噸,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省前列、濰坊市首位。其中,九山鎮、寺頭鎮、五井鎮、石家河鄉等南部和西南山區鄉鎮中藥材種植最為集中。
隨著中藥材種植規模的不斷擴大,臨朐縣堅持“龍頭企業+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成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52家,培育中藥材加工企業27家,年加工丹參、黃芩等藥材3.5萬噸,與華潤三九醫藥、中國中藥等知名醫藥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年交易額超過1億元,群眾從“苦藥材”里掙出了“甜日子”。
為了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近年來,全縣制定出臺了《臨朐縣支持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拿出真金白銀支持產業發展,做好產業融合文章。制定中藥材中長期發展規劃、鼓勵道地藥材種植、強化標準化生產,加大主體培育力度等全力推動中藥材產業發展。
圍繞臨朐縣中醫院這一龍頭,推進全縣中醫藥服務提升,投資3.6億元建設的門診病房綜合樓和健康體檢中心投入使用,創新開展縣域共享中藥房建設,全方位服務群眾,群眾的健康獲得感、幸福感不斷提升。
“現在看中醫方便,效果好,還能享受醫保待遇!”家住三友玫瑰園的張大爺逢人便夸。張大爺今年70歲,在縣中醫院經過中醫體質辨識,中藥調理幾個月后,頭暈、腰疼、失眠等癥狀明顯改善。
為了讓更多老人就近享受到中醫藥的健康紅利,臨朐縣各大診所堅持為居民提供中醫藥服務。王冕是陽光水岸小區的一名醫生,他說:“到我診所的病人,我總是選用中醫藥治療。”語氣里帶著中醫人對中醫藥的自信,這份自信,來自群眾對中醫藥的信賴。
目前,臨朐縣17處衛生院全部建成中醫藥綜合服務區,9處衛生院建成“國醫堂”,680處村衛生室開展中醫藥診療服務。實施“全民艾健康”活動,高標準建設艾灸示范點80處,服務群眾5.5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