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來臨,正是吃鱔滋養(yǎng)的好時節(jié)。江河湖泊乃至水田溝渠里的黃鱔長得圓碩肥嫩,一尾尾或烏青或赭黃,閃現(xiàn)著晶亮光澤。
黃鱔為合鰓魚科黃鱔屬,別名有鱔魚、田鱔、田鰻、長魚、血魚、無鱗公子等,頭粗、體圓、尾細、無鱗,身體表面有一層光滑的黏膜,色澤黃褐色,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刺少肉厚,肉質(zhì)嫩滑鮮美,是一種上佳水產(chǎn)品。
營養(yǎng)價值高
黃鱔營養(yǎng)價值非常高,富含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種維生素,此外還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卵磷脂和鱔魚素。常食鱔可增強記憶力,增進視力,調(diào)節(jié)血糖。民間素有“夏令之補,黃鱔為首”的說法,是以仲夏時節(jié)黃鱔營養(yǎng)最佳。黃鱔不僅為席上佳肴,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滇南本草》記載黃鱔“味辛。治五勞七傷,添精益髓,壯筋骨。久服令人肥胖,肌膚白嫩。但食后勿飲冷水,飲則解矣。然又能燥血。”黃鱔性味甘、溫,能補氣血、強筋骨、祛風邪、解濕毒,民間用以入藥,可治療虛勞咳嗽、濕熱身癢、腸風痔漏、耳聾等癥。《本草綱目》也記載了黃鱔的獨特效用,稱“內(nèi)痔出血,煮食鱔魚可治;濕風惡氣,用鱔魚作湯,空腹飽食,食后暖臥讓汗出,有效;口眼歪斜,用鱔魚血加麝香少許,左歪涂右側(cè),右歪涂左側(cè),口眼復(fù)正后,將鱔血洗去”。可見,黃鱔藥食俱佳,益處多多。
入膳為名菜
古今記載的幾道用鱔魚制作的名菜,讓人不由唾涎漫溢:“淮安庖人之治饌,以炒著。其于鱔,普通之制法有三:曰虎尾,專取尾之長及寸者,去其尖,加醬油調(diào)食之;二曰軟兜,專用脊,俟油沸于鍋投入之,似煮似炒;三曰小魚,則以其腸及血,煮之使熟,臨食則調(diào)以醬油。”
黃鱔尋常的吃法有兩種,皆不復(fù)雜。
黃鱔湯
材料:黃鱔2條,姜、蒜、蔥、香菜、料酒鹽各適量。
做法:黃鱔去內(nèi)臟,清洗干凈。由于黃鱔表皮黏液較多易滑,可在黃鱔脖子處下刀放血,然后順著切口剖開魚身,將內(nèi)臟去除。洗凈后將黃鱔切成大小均等的小塊,泡在清水中靜置30分鐘,將血水泡出即可。將配料切好備用。先將切好的姜片放入油鍋爆香,等到姜片變成金黃色,邊緣焦糊的時候放入黃鱔。黃鱔入鍋后需要翻炒較長時間,能讓姜片更好達到去腥味的目的,同時煮出來的湯也會呈現(xiàn)奶白色。倒入適當?shù)乃尤肓暇迫バ龋湃胨忸^,蓋鍋蓋煮10分鐘左右。當湯呈現(xiàn)出奶白色時,加入適量的鹽和切好的蔥段、香菜點綴,即可出鍋。
功效:黃鱔湯具有祛風濕、舒筋骨、溫補氣血的功效。
爆鱔段
材料:黃鱔2條,大蒜1頭、青椒1個、半個蔥頭,醬油、陳醋、鹽適量。
做法:將黃鱔收拾妥當,剁成數(shù)段,熱油煎之,入佐料及醬油、陳醋,加一大把大蒜爆炒,再添適量開水中火細煨,待湯汁緊縮濃稠,加上些許青椒、圓蔥大火猛炒片刻,即可出鍋入盤。
功效:鱔段入口鮮嫩、香軟、滑爽、微辣,營養(yǎng)豐富。(劉琪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