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由感受瘧邪,邪正交爭所致,是以寒戰壯熱,頭痛,汗出,休作有時為特征的傳染性疾病,多發于夏秋季。
瘧疾是一種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傳染病,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流行,以南方各省發病較多。中醫藥對瘧疾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具有良好的療效,尤其是現代研究成功的青蒿素,對瘧疾更具有卓效,受到世界的重視。
我國人民對瘧疾的認識甚早,遠在殷虛甲骨文中已有“瘧”字的記載。傳染病在古代醫籍中記載最詳者首推瘧疾。早在《素問》就有《瘧論》《刺瘧論》等專篇,對瘧疾的病因、病機、癥狀、針灸治法等作了系統而詳細的討論。《神農本草經》明確記載常山有治瘧的功效。《金匱要略·瘧疾脈證并治》篇以蜀漆治瘧,并在《內經》的基礎上補充了瘧母這一病癥。其治瘧的白虎加桂枝湯和治瘧母的鱉甲煎丸,沿用至今。《肘后備急方·治寒熱諸瘧方》首先提出了瘴瘧的名稱,并最先采用青蒿治瘧。《諸病源候論·間日瘧候》明確提出間白瘧的病證名稱,在《勞瘧候》里補充了勞瘧這一證候。《千金要方》除制訂以常山、蜀漆為主的截瘧諸方外,還用馬鞭草治瘧。《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瘧病不內外因證治》指明了疫瘧的特點:“一歲之間,長幼相若,或染時行,變成寒熱,名曰疫瘧”。《脈因癥治·瘧》提出了傳染的概念。《證治要訣》將瘧疾與其他表現往來寒熱的疾病作了鑒別。《證治準繩·瘧》對瘧疾的易感性、免疫力及南北地域的差異,有所記載。《景岳全書·瘧疾》進一步肯定瘧疾因感受瘧邪所致,并非痰、食引起。《癥因脈治·瘧疾總論》對瘴瘧的癥狀及病機作了較全面的論述,并將間二日而發之瘧疾稱為三日瘧。《瘧疾論》將三日瘧稱為三陰瘧,指出其特點是患病時間較長,病情相對較輕,“無驟死之理”。
瘧疾的概念自《內經》即很明確,即瘧疾是指由感受瘧邪引起的,以惡寒壯熱,發有定時,多發于夏秋季為特征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中西醫學對瘧疾的認識基本相同,即西醫學的瘧疾屬于本病范疇。
【病因病機】
引起瘧疾的病因是感受瘧邪,在《內經》亦稱為瘧氣。瘧邪具有的特點是:①舍于營氣,伏藏于半表半里。如《素問·瘧論》說:瘧氣“藏于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舍也”。《醫門法律,瘧疾論》說:“外邪得以人而瘧之,每伏藏于半表半里,人而與陰爭則寒,出而與陽爭則熱。”②隨經絡而內搏五臟,橫連募原。③盛虛更替。④與衛氣相集則引起發病,與衛氣相離則病休。
其中引起瘴瘧的瘧邪亦稱為瘴毒或瘴氣,在我國主要存在于南方,所致疾病較重,易于內犯心神及使人體陰陽極度偏盛。
感受瘧邪之后,瘧邪與衛氣相集,邪正相爭,陰陽相移,而引起瘧疾癥狀的發作。瘧邪與衛氣相集,人與陰爭,陰實陽虛,以致惡寒戰栗;出與陽爭,陽盛陰虛,內外皆熱,以致壯熱,頭痛,口渴。瘧邪與衛氣相離,則遍身汗出,熱退身涼,發作停止。當瘧邪再次與衛氣相集而邪正交爭時,則再一次引起瘧疾發作。
因瘧邪具有虛實更替的特性,瘧氣之淺深,其行之遲速,決定著與衛氣相集的周期,從而表現為病以時作的特點。瘧疾以間日一作者最為多見,正如《素問·瘧論》所說:“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于五藏,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日乃作也。”瘧氣深而行更遲者,則間二日而發,形成三陰瘧,或稱三日瘧。
根據瘧疾陰陽偏盛、寒熱多少的不同,把通常情況下所形成的瘧疾稱為正瘧;素體陽盛及瘧邪引起的病理變化以陽熱偏盛為主,臨床表現寒少熱多者,稱為溫瘧;素體陽虛及瘧邪引起的病理變化以陽虛寒盛為主,臨床表現寒多熱少者,稱為寒瘧。在南方地區,由瘴毒瘧邪引起,以致陰陽極度偏盛,寒熱偏頗,心神蒙蔽,神昏譫語者,則稱為瘴瘧。若因瘧邪傳染流行,病及一方,同期內發病甚多者,則稱為疫瘧。瘧病日久,瘧邪久留,使人體氣血耗傷,正氣不足,每遇勞累,瘧邪復與衛氣相集而引起發病者,則稱為勞瘧。瘧病日久,氣機郁滯,血脈瘀滯,津凝成痰,氣滯血瘀痰凝,結于脅下,則形成瘧母。
【臨床表現】
瘧疾以寒戰高熱,頭痛,汗出,休作有時,且多發于夏秋季為其臨床特征。典型的發作過程是:急驟發病,首先表現惡寒戰栗,面色蒼白,肢體厥冷,雖蓋厚被而不覺溫;繼則壯熱,體若燔炭,面色潮紅,頭痛如劈,口渴引飲,雖近冰水而不涼;最后,全身大汗,體溫驟然降至正常,頭痛消失,頓感輕松舒適,常安然人睡。整個過程通常持續5—8小時左右。
多數瘧疾患者,間歇一日之后,又有類似癥狀的發作。所以周期性及間歇性是本病臨床表現的重要特征。
在上述典型發作的基礎上,由于寒熱的偏盛、感邪的輕重、正氣的盛衰及病程久暫等不同,而有正瘧、溫瘧、寒瘧、癉瘧、勞瘧等不同病類的區別。
【診斷】
1.寒戰、高熱、出汗,周期性發作,間歇期癥狀消失,形同常人,為診斷的重要依據。
2.居住或近期到過瘧疾流行地區,在夏秋季節發病,可作為參考。
3.實驗室檢查,必要時進行血涂片檢查瘧原蟲,若查到瘧原蟲則為診斷瘧疾的確切依 據。
【鑒別診斷】
瘧疾需與其他有寒熱往來表現的疾病相鑒別。
感冒、傷寒,下焦濕熱、肝膽濕熱、癆瘵、外科瘡毒等病證,均可出現寒熱往來,但發作的時間規律、兼見癥狀、未發時的表現均有不同,可供鑒別。與瘧疾不同的是:其他病癥的寒熱往來一般發作無定時;即使在寒熱不甚之時,亦必有其各病證的癥狀存在;發病一般無季節性、地區性特點。
【辨證論治】
辨證要點
1.辨瘴瘧與一般瘧疾的不同一般的瘧疾癥狀比較典型,休止之時,可如常人;定時而作,周期明顯;神識清楚;發病雖以南方多見,但全國各地均有。而瘴瘧則癥狀多樣,病情嚴重,未發之時也有癥狀存在;周期不如一般瘧疾明顯;多有神昏譫語;主要在南方地區發病。
2.辨寒熱之偏盛《景岳全書·瘧疾》說:“治瘧當辨寒熱,寒勝者即為陰證,熱勝者即為陽證。”對于一般瘧疾,典型發作者屬于正瘧;和正瘧相比較,陽熱偏盛,寒少熱多者,則為溫瘧;陽虛寒盛,寒多熱少者,則為寒瘧。在瘴瘧之中,熱甚寒微,甚至壯熱不寒者,則為熱瘴;寒甚熱微,甚至但寒不熱者,則為冷瘴。
3.辨正氣之盛衰瘧疾每發,必傷耗人體氣血,病程愈久,則氣血傷耗日甚。正氣虧虛,易于形成勞瘧而反復發作。
治療原則
祛邪截瘧是治療瘧疾的基本原則。在診斷為瘧疾后,即可截瘧。在此基礎上,根據瘧疾證候的不同,分別結合和解表里、清熱保津、溫陽達邪、清心開竅、化濁開竅、補益氣血等治法進行治療。
對于瘧疾的治療,古代醫家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值得重視。如《明醫雜著·瘧病證治》說:“邪瘧及新發者,可散可截;虛瘧及久者,宜補氣血。”《萬病回春·瘧病》說:“人壯盛者,宜單截也”;“人虛者,截補兼用也”;“瘧久不愈者,先截而后補也”;“瘧已久者,須調養氣血也”。
分證論治
·正瘧
癥狀:先有呵欠乏力,繼則寒栗鼓頷,寒罷則內外皆熱,頭痛面赤,口渴引飲,終則遍身汗出,熱退身涼,舌紅,苔薄白或黃膩,脈弦。間隔一日,又有相同的癥狀發作。故其癥狀特點為:寒戰壯熱,休作有時。
治法:祛邪截瘧,和解表里。
方藥:柴胡截瘧飲。
方中以小柴胡湯和解表里,導邪外出;常山、檳榔祛邪截瘧;配合烏梅生津和胃,以減輕常山致吐的副作用。,
口渴甚者,可加葛根、石斛生津止渴。胸脘痞悶、苔膩者,去滯氣礙濕之參棗,加蒼術、厚樸、青皮理氣化濕。煩渴、苔黃、脈弦數,為熱盛于里,去辛溫補中之參、姜、棗,加石膏、花粉清熱生津。
·溫瘧
癥狀:寒少熱多,汗出不暢,頭痛,骨節酸疼,口渴引飲,尿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
治法:清熱解表,和解祛邪。
方藥:白虎加桂枝湯。
方中以白虎湯清熱生津,桂枝疏風散寒。可加青蒿、柴胡以和解祛邪。津傷較甚,口渴引飲者,酌加生地、麥冬、石斛養陰生津。
·寒瘧
癥狀:寒多熱少,口不渴,胸脘痞悶,神疲體倦,舌苔白膩,脈弦。治法:和解表里,溫陽達邪。
方藥:柴胡桂枝干姜湯。
方中以柴胡、黃芩和解表里,桂枝、干姜、甘草溫陽達邪,天花粉、牡蠣散結軟堅。可加蜀漆或常山祛邪截瘧。脘腹痞悶,舌苔白膩者,為寒濕內盛,加草果、厚樸、陳皮理氣化濕,溫運脾胃。
·熱瘴
癥狀:寒微熱甚,或壯熱不寒,頭痛,肢體煩疼,面紅目赤,胸悶嘔吐,煩渴飲冷,大便秘結,小便熱赤,甚至神昏譫語。舌質紅絳,苔黃膩或垢黑,脈洪數或弦數。
治法:解毒除瘴,清熱保津。
方藥:青蒿素合清瘴湯。
青蒿自晉代即被用于治瘧,經現代臨床及實驗研究證實,青蒿素對間日瘧、惡性瘧均有良好療效,具有速效、低毒的優點,特別是在救治西醫所稱的腦型瘧及抗氯喹的惡性瘧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青蒿素為從青蒿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對瘴瘧的療效優于青蒿原生藥。青蒿素浸膏片0.1曠片,每次0,2G,每日2次,連服4日。蒿甲醚保持了青蒿素速效、低毒的優點,且制劑穩定。口服首劑160mg,第二日起每日一次,每次80mg,連用5日。青蒿素油注射液0.1g每ml一支,首次用量為0.2g肌注,分別在6小時、24小時及48小時再各注射0.2g共4次。對其他瘧疾證候需要截瘧者,亦可采用青蒿素制劑。
清瘴湯為近代用于瘴瘧的驗方,具有祛邪除瘴、清熱解毒、清膽和胃的作用。方中以青蒿、常山解毒除瘴;黃連、黃芩、知母、柴胡清熱解毒;半夏、茯苓、陳皮、竹茹、枳實清膽和胃;滑石、甘草、辰砂清熱利水除煩。
若壯熱不寒,加生石膏清熱瀉火。口渴心煩,舌紅少津為熱甚津傷,加生地、玄參、石斛、玉竹清熱養陰生津。神昏譫語,為熱毒蒙蔽心神,急加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清心開竅。
·冷瘴
癥狀:寒甚熱微,或但寒不熱,或嘔吐腹瀉,甚則神昏不語,苔白厚膩,脈弦。
治法:解毒除瘴,芳化濕濁。
方藥:青蒿素合不換金正氣散。
青蒿素的作用及用法已如上述。加味不換金正氣散有芳化濕濁,健脾理氣之效。方中以蒼術、厚樸、陳皮、甘草燥濕運脾;藿香、半夏、佩蘭、荷葉芳香化濁,降逆止嘔;檳榔、草果理氣除濕;菖蒲豁痰宣竅。神昏譫語合用蘇合香丸芳香開竅。但寒不熱,四肢厥冷,脈弱無力,為陽虛氣脫,加人參、附子、干姜益氣溫陽固脫。
·勞瘧
癥狀:倦怠乏力,短氣懶言,食少,面色萎黃,形體消瘦,遇勞則復發瘧疾,寒熱時作,舌質淡,脈細無力。
治法:益氣養血,扶正祛邪。
方藥:何人飲。
方中以人參益氣扶正,制何首烏、當歸補益精血,陳皮、生姜理氣和中。
在瘧發之時,寒熱時作者,應加青蒿或常山祛邪截瘧。食少面黃,消瘦乏力者,可加黃芪、白術、枸杞增強益氣健脾養血之功。
·瘧母
癥狀:久瘧不愈,脅下結塊,觸之有形,按之壓痛,或脅肋脹痛,舌質紫黯,有瘀斑,脈細澀。
治法:軟堅散結,祛瘀化痰。
方藥:鱉甲煎丸。.
本方由23種藥物組成,攻補兼施,寒熱并用,具有活血化瘀、軟堅消痞的作用,自《金匱要略》即已作為治瘧母的主方。有氣血虧虛的證候者,應配合八珍湯或十全大補丸等補益氣血,以虛實兼顧,扶正祛邪。
【轉歸預后】
除瘴瘧外,瘧疾的預后一般良好,經過及時治療,大多較快痊愈。但瘧病日久,正虛邪戀,形成勞瘧者,則易反復發作,使病情纏綿。脅下結塊形成瘧母者,則需要一定的治療時間,以期消退。瘴瘧則預后較差,因陰陽極度偏盛,心神蒙蔽,易導致死亡,需及時進行急救治療。
【預防與調攝】
防止感受瘧邪是預防瘧疾的根本措施,尤其是在夏秋季,更應注意預防。正如《景岳全書,瘧疾》說:“但使內知調攝而外不受邪,則雖居瘴地,何病之有。”消滅蚊蟲是防瘧綜合措施中的主要環節。避免蚊蟲叮咬(如采用蚊帳或驅蚊藥),采取預防用藥,及時治愈瘧疾病人,減少傳染來源等,都是控制瘧疾的重要技術措施。
瘧疾發作之后,遍身汗出,倦怠思睡,應注意拭干汗液,及時更換內衣,并讓患者安然入睡。未發作之日,可在戶外活動,但應避免過勞。飲食應爽口而富于營養,以增強患者的抗病能力。對瘴瘧則應周密觀察,精心護理,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并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
【結語】
瘧疾以寒戰壯熱,休作有時為其臨床特征,多發于夏秋季。感受瘧邪是瘧疾致病之因。
瘧邪舍于營氣,內搏五臟,橫連募原,與衛氣相集則病作,邪正交爭,陰陽相移,陰盛陽虛則惡寒戰栗,陽盛陰虛則壯熱口渴。瘧邪與衛氣相離,汗出身冷,瘧病暫休。復集則病復作。根據證候之輕重,寒熱的偏盛,正氣之盛衰,瘧疾分為正瘧、溫瘧、寒瘧、瘴瘧(含熱瘴、冷瘴)、勞瘧、瘧母等證型。治療以祛邪截瘧為基本原則,熱偏甚者結合清熱保津,寒偏甚者結合辛溫芳化;熱瘴尚應清心開竅,冷瘴芳香開竅;勞瘧結合補益氣血。瘧母治應軟;堅散結,祛瘀化痰,除兼有瘧疾發作者外,對瘧母的治療毋需使用截瘧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