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稱】:
清胃散
【方劑出處】:
《醫(yī)宗金鑒》
【方劑歌訣】:
清胃散中當歸連,生地丹皮升麻全;
或加石膏瀉胃火,能消牙痛與牙宣。
【方解】:
本方證是由胃有積熱,循經上攻所致。足陽明胃經循鼻入上齒,手陽明大腸經上項貫頰入下齒,胃中熱盛,循上沖則口氣熱臭;胃為多氣多血之腑,胃熱每致血分亦熱,血絡受傷,故牙宣出血,甚則牙齦潰爛;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俱為胃熱津傷之候。治宜清胃涼血。方用苦寒瀉火之黃連為君,直折胃腑之熱。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熱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輕清升散透發(fā),可宣達郁遏之伏火,有“火郁發(fā)之”之意。黃連得升麻,降中寓升,則瀉火而無涼遏之弊;升麻得黃連,則散火而無升焰之虞。胃熱盛已侵及血分,進而耗傷陰血,故以生地涼血滋陰;丹皮涼血清熱,皆為臣藥。當歸養(yǎng)血活血,以助消腫止痛,為佐藥。升麻兼以引經為使。諸藥合用,共奏清胃涼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熱得除,于是循經外發(fā)諸癥,皆可因熱毒內徹而解。
【配方組成】:
生地黃6克,當歸身6克,牡丹皮9克,黃連6克,升麻9克。
【使用方法】:
上藥為細末,都作一服,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
【功效和作用】:
胃火牙痛。牙痛牽引頭疼,面頰發(fā)熱,其齒喜冷惡熱,或牙宣出血,或牙齦紅腫潰爛,或唇舌腮頰腫痛,口氣熱臭,口干舌燥,舌紅苔黃,脈滑數。
【臨床應用】:
本方常用于口腔炎、牙周炎、三叉神經痛等屬胃火上攻者。
【注意事項】:
牙痛屬風寒及腎虛火炎者不宜。